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2013新课标1化学,2013新课标2高考化学

tamoadmin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1.求助广州市最新的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进度问题2.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第21题不懂,盼您详细讲解分析,谢谢!3.高中化学问题,尤其是江苏的老师(2013江苏高考化学15题)4.2013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各科占的分值B选项不符合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虽然从图中可看到b、c点的时间相同,但这时间是溶液变蓝的时间,并不完全是碘析出的时间,因为图中还能看出温度在10-40度之间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1.求助广州市最新的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进度问题

2.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第21题不懂,盼您详细讲解分析,谢谢!

3.高中化学问题,尤其是江苏的老师(2013江苏高考化学15题)

4.2013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各科占的分值

2013新课标1化学,2013新课标2高考化学

B选项不符合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虽然从图中可看到b、c点的时间相同,但这时间是溶液变蓝的时间,并不完全是碘析出的时间,因为图中还能看出温度在10-40度之间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因此溶液变蓝时间即可视为碘析出时间。而温度在40度以上溶液变蓝时间并不等于碘析出的时间(这个信息题干中有叙述——“55度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所以b、c两点对应的亚硫酸氢钠反应速率并不相等。

C选项a点在10-40度之间符合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因此只要计算反应速率即为正确。

这样的解释不知能否接受。

求助广州市最新的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进度问题

这是由于为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选修课程学分作出了一定的限制。

化学必修为4个学分,选修为2个学分,高中学生修满并获得6个学分,即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为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选修课程学分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在最低6个学分的基础上,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

课标为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为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扩展资料:

新课标高考要求规定: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百度百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第21题不懂,盼您详细讲解分析,谢谢!

2013年高考之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计划一、第一轮复习之策略:

1、重视教材,狠抓双基

课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在第一轮复习中,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使用和描述化学知识。例:在今年高考中,第7题中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氮的核素,结构示意图等均出于教材中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第9题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第13题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第26题各物质间的变化均源自教材中的基本化学反应;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硫转化三氧化硫的平衡问题;第27题中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检验;蒸馏烧瓶取自于教材中多次出现过的相关装置的基本仪器;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取自于教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8题氢气的实验室制备中CuSO4的作用原理等。第35题除第(4)问外均取自教材《化学与生活》中的内容。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在学习能力层次上属于综合应用,此内容在高考考试中约占30%-40%。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值及各种守恒关系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复习中着重对“两平衡、三守恒”即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进行分析,列举典型例题进行分类练习和变式练习。今年高考第11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吸热问题以及盖斯定律;第12题将原电池原理与微粒氧化性比较结合进行考查;第26题在物质推断题中加入电解法精练铜、化学平衡的计算和移动。

3、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今年高考化学以实验为主线的命题数量明显多于往年,所占分数也明显高于往年。例如12题、26题、27题都是从实验角度切入,或以实验为线索,其分数份额高达35分。

4、强化解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应考实战能力

(1)加强题型训练。根据章节内容和要求,结合高考真题,透彻理解知识点,切实打好基础。加强章节题型训练,举一反三。

(2)第一轮复习中也要适当穿插综合模拟训练。

(3)把规范训练落实到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化学用语规范、语言表达规范、计算题解答规范,实验现象和操作规范等。

(4)注重做题的质量,提高解题速度。化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能力的大小的甄别都是靠考试做题来体现的,所以解答化学题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做题目能巩固知识,熟练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做题中要建立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平衡三段式计算、框图题题眼突破和猜想验证等),做题后注意总结反思(反思知识、反思方法和技巧、反思解题步骤、反思出题构思、反思解题规范等),长期坚持限时训练,这三点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5、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同时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也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6、高度重视新教材中新增内容

(1)了解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4)了解离子积常数;

(5)有机化学中的氢谱图、质谱图等。

二、我们的做法:

重视备课组活动

面对新考纲、新高考,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我们诚惶诚恐,但我们勇于面对:

组织备课组老师,集中学习新考纲。领悟新考纲,力争掌握好复习的深度、广度,掌握好复习的方向。

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好每周的教学进度,确定好每周的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就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以说课的形式作中心发言,大家再集思广益,八仙过海,写出自己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案。

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备课组老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不仅是学校、年级组的要求,更是我们自主、自觉的行动。

重视教材

教材是水之源,教之根,学之本,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高度重视教材,回归教材。

高一、高二上课时,由于学考的要求,课时的紧张,往往是教师教的肤浅,学生学得粗糙,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必须要重拾教材,近读教材,领悟教材,让教材烂熟于心。结合考试大纲,我们必须要心中有数:教材中那些地方要拓宽,那些地方要加深,那些地方要补充和整合。同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必修与选修课本的关系

必修课本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的关系

如: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有关知识,在必修本中是做选学内容的,复习时,是否需要讲,讲到什么程度,我们决不含糊!

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学生更应该重视教材,关注教材,回归教材

在复习过程中,据我们调查,好多学生根本没有教材,即使带来了很少去翻、去读,一味的做题,一味的看复习资料,这是万万不行的,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很多知识的漏洞,知识的盲点。复习资料绝不能代替教材,因为复习资料注重的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是知识的整合和网络的构建,不可能是教材的复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必须诱导、告诫学生回归教材。

重视实验

得理综者得天下,得实验者得理综。由此可见,实验的复习是多么重要:

我们的开篇复习,就是实验内容的复习。好处有三:A。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B、有足够的时间把实验讲全面、讲透彻,C、在今后的每章每节复习中,让学生不断的强化落实。

月考、周考,必考实验。每次月周考中必有一个以实验为中心的大题。

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实验的整合和训练。

重视周考

我们每周一次化学周考。定时,定内容、定难度

周考命题由备课组老师轮流来,切不可让一个老师来命题,因为不同的老师,选题的角度,选题的难易,选题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只有让学生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才能身强力壮,才能经风雨,见彩虹。

周考卷要求全阅,当天考完,当天阅卷,及时讲解,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

高中化学问题,尤其是江苏的老师(2013江苏高考化学15题)

0.1LCO 0.2LCO2 0.1LNO? 0.2LNO2 0.2LNH3

先分类

碱性气体? NH3

酸性气体? CO2 NO2

中性气体? NO CO?

通过顺序分析

先通过水 0.2LCO2 和? 0.2LNH3? 刚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铵

0.2LNO2? 与水反应生成? NO?

剩余? CO? NO

通过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还剩? CO? NO?

先通过氢氧化钠? 0.2LCO2 0.1LNO? 0.2LNO2 完全反应? 剩余CO? NH3

在通过碳酸氢钠溶液 NH3? 完全反应? 剩余CO

所以AC是正确的?

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掌握各种气体的酸碱性? 以及和各种物质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条件

NO 与NO2? 相互反应要掌握,很重要 多记多背就好了

2013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各科占的分值

CD 本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 H2,刚开始时,容器I、中正反应速率最大,容器II中正反应速率为零。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所以,容器I中正反应速率大于容器II中正反应速率。 B.容器III可看成容器I体积压缩一半,各物质浓度增加一倍,若温度恒定,则平衡不移动;但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容器III中温度比容器I高,更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容器III小于容器I。 C.若温度恒定,容器I、II等效,但两者温度不等。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有利于容器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若温度恒定,容器I、II等效,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两者温度不等,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有利于容器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容器II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I中CO的转化率相应减小,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同样会相应减小

理科综合共计300分,其中物理部分占110分,包括8道选择题(48分)、2道实验题(共15分)、2道计算题(共32分)和一道选做题(15分);化学部分占100分,包括7道选择题42分、3道综合题共43分和一道选做题15分;生物部分占90分,包括6道选择题36分、4道综合题39分以及一道选择题15分。这个命题赋分模式比较固定,一直都没有变化。望采纳!

文章标签: # 化学 # 容器 #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