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高考语文文言常识必背,高考语文文言常识

tamo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1. 求高中常考的 古文词语解释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 这为文言文阅读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 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 表任命的:授

高考语文文言常识必背,高考语文文言常识

1. 求高中常考的 古文词语解释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

这为文言文阅读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

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 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4.表主管的:知、典、主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恨)、怨、患、疾、恨、怒、诅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30.表揭发的:劾、讦、揭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38.表告别的:辞、别、谢39.表暗中的:阴、间、密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48.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 司空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侍郎侍中:官廷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太史:记史,管文收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49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的词语:(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例:(毛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三国志·毛玠传》(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3)异:认为才能奇特。

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三国志·魏书·恒二陈徐卫卢传》(4)见知:被人所知。

例:(田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2001年高考卷)50.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类的词语。

(1)害:嫉妒。 例:冯敬之属尽害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短:说某人的坏话。 例: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

《新唐书·郭子仪列传》(3)隙:与某人有隔阂。 例:融与郗虑有隙。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4)刺:①指责。例:刺诸县短长。

(1996年高考卷)②名片。例:刺入即出见之51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

2. 《资治通鉴》文言文翻译

文中有好几处:"而谓之揽权",意思都是一样:才叫做加强中央集权.

臣劝陛下加强中央集权这件事,不是想让陛下像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那样的做法,(我没说)那样才叫加强集权;也不是想让陛下像隋文帝那样吃着饭也来处理政务,(我也没说)那样才叫加强中央集权,也不是要皇上您像唐德宗一样什么事都亲自过问,连宰相都不用。也不是要您像精通治理官吏、把什么事都查明、总施仁恩的唐宣宗。我觉得皇上您应该通过处理过去的事(指坏事),而防止没有发生的坏事,使奖罚之权收归皇上一人手中,不到于把这种权利移到下面的人的手中。臣希望陛下以正身(既行事作别人的表率)为集权的根本,而又把重用有才之士作为集权的辅助,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把加强中央集权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那么我所求的都得到,所希望的都如意了,即使是国家大政方针,天下大事,都可以不用声色地处理了。

完了,希望能成为最佳答案。

3. 求高人翻译一段《资治通鉴》文言文

翻译如下:元勰流着泪说:“臣是先帝的儿子,陛下的弟弟。臣以陛下的至亲身份,长久参与机要大事,恩宠与威望,光辉显赫,海内没人能赶得上。臣所以敢于接受而不推辞,正依恃着陛下如日月一般的光明,宽恕了臣忘了引退的过错。现在又委任我做元宰,总揽机要政权,拥有震主的名声,自取罪过是一定的了。这样子,陛下爱护臣子,弄到最后,只怕未能始终无间的保全君臣之义的美名。”

武大历史学院即将开办一个深度剖析《资治通鉴》的课程,叫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高级研修班,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进修。课程涉及大量的管理哲学和人生智慧。聘请的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先生。

4.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及一篇其中的文言文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版 《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书摘1) 峻兵入台城,司徒导谓侍中褚翜曰:“至尊当御正殿,君可启令速出。”翜即入上合,躬自抱帝登太极前殿;导及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共登御床,拥卫帝。

以刘超为右卫将军,使与钟雅、褚翜侍立左右,太常孔愉朝服守宗庙。时百官奔散,殿省萧然。

峻兵既入,叱褚翜令下翜正立不动,呵之曰:“苏冠军来觐至尊,军人岂得侵逼!”由是峻兵不敢上殿,突入后宫,宫人及太后左右侍人皆见掠夺。峻兵驱役百官,光禄勋王彬等皆被捶挞,令负提登蒋山。

裸剥士女,皆以坏席苦苫草自鄣,无草者坐地以土自覆;哀号之声,震动内外。 初,姑孰既陷,尚书左丞孔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

及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 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峻尽费之;太官惟有烧馀米数石以供御膳。

或谓钟雅曰:“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盍早为之计!”雅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各遁逃以求免,何以为臣!” 丁巳,峻称诏大赦,惟庾亮兄弟不在原例。以王导有德望,犹使以本官居己之右。

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峻自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许柳为丹杨尹,马雄为左卫将军,祖涣为骁骑将军。弋阳王羕诣峻,称述峻功,峻复以羕为西阳王、太宰、录尚书事。

峻遣兵攻吴国内史庾冰,冰不能御,弃郡奔会稽,至浙江,峻购之甚急。吴铃下卒引冰入船,以蘧蒢覆之,呤啸鼓枻,溯流而去。

每逢逻所,辄以杖叩船曰:“何处觅庾冰,庚冰正在此。”人以为醉,不疑之,冰仅免。

峻以侍中蔡谟为吴国内史。 温峤闻建康不守,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

庾亮至寻阳,宣太后诏,以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徐州刺史郗鉴司空。峤曰:“今日当以灭贼为急,未有功而先拜官,将何以示天下!”遂不受。

峤素重亮,亮虽奔败,峤愈推奉之,分兵给亮。 后赵大赦,改元太和。

三月,丙子,庾太后以忧崩。 苏峻南屯于湖。

夏,四月,后赵将石堪攻宛,南阳太守王国降之;遂进攻祖约军于淮上。约将陈光起兵攻约,约左右阎秃,貌类约,光谓为约而擒之。

约逾垣获免,光奔后赵。 壬申,葬明穆皇后于武平陵。

庾亮、温峤将起兵讨苏峻,而道路断绝,不知建康声闻。会南阳范汪至寻阳,言“峻政令不壹,贪暴纵横,灭亡已兆,虽强易弱,朝廷有倒悬之急,宜时进讨。”

峤深纳之。亮辟汪参护军事。

亮、峤互相推为盟主,峤从弟充曰:“陶征西位重兵强,宜共推之。”峤乃遣督护王愆期诣荆州,邀陶侃与之同赴国难。

侃犹以不豫顾命为恨,答曰:“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峤屡说,不能回;乃顺侃意,遣使谓之曰:“仁公且守,仆当先下。”

使者去已二日,平南参军荥阳毛宝别使还,闻之,说峤曰:“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之。师克在和,不宜异同。

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为携贰邪!宜急追信改书,言必应俱进;若不及前信,当更遣使。”峤意悟,即追使者,改书;侃果许之,遣督护龚登帅兵诣峤。

峤有众七千,于是列上尚书,陈祖约、苏峻罪状,移告征镇,洒泣登舟。 陶侃复追龚登还。

峤遗侃书曰:“夫军有进而无退,可增而不可减。近已移檄远近,言于盟府,刻后月半大举,诸郡军并在路次,惟须仁公军至,便齐进耳。

仁公今召军还,疑惑远近,成败之由,将在于此。仆才轻任重,实凭仁公笃爱,远禀成规;至于首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如首尾相卫,唇齿相依也。

恐或者不达高旨,将谓仁公缓于讨贼,此声难追。仆与仁公并受方岳之任,安危休戚,理既同之。

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一旦有急,亦望仁公悉众见救,况社稷之难乎!今日之忧,岂惟仆一州,文武莫不翘企。假令此州不守,约、峻树置官长于此,荆楚西逼强。

5.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

王闻其贤,欲见之。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秦王嬴政听说韩非是个德才兼备的人,便想约见他。韩非正好作为韩国的使者来到秦国,就趁机写信呈给嬴政,劝说道:“现今秦国的疆域方圆数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森严,赏罚公平,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而我鲁莽地冒死渴求见您一面,是想说一说破坏各国合纵联盟的计略。您若真能听从我的主张,那么,您如果不能一举拆散天下的合纵联盟,战领赵国,灭亡韩国,使楚国、魏国臣服,齐国、燕国归顺,不能令秦国确立霸主的威名,使四周邻国的国君前来朝拜,就请您把我杀了在全国示众,以此告诫那些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忠诚的人。”嬴政读后,心中颇为喜悦,但一时还没有任用他。李斯很崐忌妒韩非,便对嬴政说:“韩非是韩国的一个公子,如今您想吞并各国,韩非最终还是要为韩国利益着想,而不会为秦国尽心效力的,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您不用他,而让他在秦国长期逗留后再放他回去,这不啻是自留后患啊。还不如依法将他除掉算了。”秦王政认为李斯说得有理,便把韩非交司法官吏治罪。李斯又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及早自杀。韩非试图亲自向秦王嬴政陈述冤情,但却无法见到秦王。不久,秦王政有些后悔,就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是韩非已经死了。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需要平时的积累,我为大家提高了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易考的40个官职,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很好复习!

 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

 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

 代理官职。秘书级。

 28、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

 县掌教学。相当于县教育局长。

 30、训导

 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

 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32、吏目

 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相当于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33、总镇

 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34、参将

 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相当于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35、游击

 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相当于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36、都司

 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相当于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37、州同

 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

 掌地方治安之官。相当于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

 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相当于中央警卫局官员。

 40、典籍官

 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相当于图书馆馆长。

文章标签: # 相当于 # 资治通鉴 # 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