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大连高考集训班哪家好_大连2017高考家长群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年高考要注意什么?2.2017年高考发生了哪些意外事件?3.高考结束后,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件事4.2017年高考怎么个形式,请您帮我分析一下,谢谢。5.2017年大连市中考志愿填报中的统招,指标,校内服从,统调什么意思6.2017年高考最不受欢迎的人是怎么回事?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旋律。这里既有高考本身“法久终弊”的原因,也有改革受到各方面制约,难有所谓“大突破”

1.2017年高考要注意什么?

2.2017年高考发生了哪些意外事件?

3.高考结束后,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件事

4.2017年高考怎么个形式,请您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5.2017年大连市中考志愿填报中的统招,指标,校内服从,统调什么意思

6.2017年高考最不受欢迎的人是怎么回事?

大连高考集训班哪家好_大连2017高考家长群

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旋律。这里既有高考本身“法久终弊”的原因,也有改革受到各方面制约,难有所谓“大突破”而使社会产生焦虑的因素,更因为有些人把一些深层次的社会、文化问题,简单地全部归因于高考,以为只要改革高考,其他问题就都能迎刃

而解,从而对高考改革期望值过高所至。

改革高考能使学生“减负”吗?

“让学生不堪重负”是社会对高考谴责最甚的问题之一。原以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会缓解,学生负担也会随之减轻。然而这两年一些省市的高考升学率已超过5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0-80%,结果是对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的竞争代替了升学竞争,重学历,变成了重“学校历”,学生负担沉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减负,一直是高考改革的重点。有关部门提出或实验过各种方案。高考研究课题组的任务之一,就是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这些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进行辨析,为决策者减少政策制定的盲目性提供参考。

办法一:减少考试科目,缩小考生备考范围。1994年,高考从7科减到5科,但问题随之出现:未列入文科高考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未列入理科高考的地理、历史、政治在高中教学中备受冷落,学生基础知识残缺不全。几经改良,变成现在绝大部分省市采用的3(数、语、外)+文综或理综。

但是此举对减负能有用吗?持反对意见的刘海峰打了个比喻:就像参加万米长跑的运动员与参加全能七项的运动员在训练强度上不会有大的区别一样,只要高考是淘汰选拔性的考试,无论你考7科还是考3科,学校都会让学生训练到极限。

事实证明,减少科目不能给学生减负。

办法二:降低考试难度。考试难度由谁决定?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说:由全体考生的水平决定。作为选拔淘汰性的高考,必须有“区分度”。随着中学教育水平的提高,考生水平随之提高,试卷的绝对难度必然水涨船高。于是学校更加努力,让学生加班加点提高应试能力,但应试能力的提高又会使考卷难度更高。2001年北京考题难度略有下降,结果清华录取线立刻从前一年的600分升到625分。致使不少估分能达到600分而报了清华的学生落榜。难度低了,考试分数就会“水涨船高”。这样循环的结果,考生负担怎么可能减下来呢?

办法三:增加考试次数。高考研究课题组的学者们指出:如果大家都想多考几次取最高分,在高校招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结果仍是“水涨船高”。

办法四:将“会考”成绩纳入高考。作为高中毕业考试的会考属于水平考试,内容相对容易。由会考来完成检验中学教学水平的测试,高考就可以少考几科。但如果把会考成绩纳入高考范围,就要考虑“区分度”,难度必然加大,会考也就变成了又一次高考,这岂不与减负的初衷南辕北辙?更何况减少几科又并不能减负。

那么高考改革有没有可能使学生减负呢?刘海峰说:“只要我们认识到高考竞争的实质是社会各行各业竞争益激烈的浓缩,是未来不同的人生际遇竞争的浓缩,就不会指望仅靠高考改革来解决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

还真有想出办法的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两年前,他的儿子小垒参加高考,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全家决定,报考一个只要能把水平发挥到70%就能考上的大学,结果小垒在整个复习期间心态平和,张驰有度,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后来,在大学里日渐成熟的小垒,成绩一路上升,为考研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理定位,懂得取舍,在策略上不求一步到位,从而免于不堪重负——这就是那位家长给我们的启示;而教育部一位负责人更是谈到了问题的本质:为什么有的国家就没有这个情况?因为不同阶层收入差别不是很大,只有分工不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你走哪条路,生活差别会很大。只有社会发展到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实现深层改革之后,人们才会接受“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路”的观念。那时,家长和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做到量力而行。

高考是素质教育的障碍吗?

多年来只要一提素质教育,高考就成了万炮齐轰的靶子:有了高考才有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才有应试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开展不起来根子就是高考!

但是参加过高考的老三届们却有着另外一些体会:“是高考赋予了我们公平竞争的理念、冷静沉着的竞争心态和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虽然经历了高考的失败,但由于有那段总复习的煎熬,养成了坚毅的个性,同样得到了一笔精神财富。”……

刘海峰在论及高考与素质教育关系时多次谈到:高考至少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能磨练意志,不怕失败,培养合作精神以及知恩图报等方面的品德。

为什么高考既可以促人成长,又可以使人扭曲?哪些是它本身的局限,哪些是“代人受过”?弄清这些问题,是高考改革的前提。

杨学为指出:“为了应考,许多中学把本来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过程,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练习牢牢记住,结果被异化成死记硬背的过程,这是学生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可学校说这叫熟能生巧,考试时间有限,多做才能快速反映。结果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

北京一位化学特级教师,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某年高考结束后,被允许去看化学考卷。他发现一位考生用非常简洁的步聚,出色完成了一道七分大题,结果七分全扣,因为解题过程与标准答案的过程不一样。从此这位特级教师在教学中一再告诫学生:平时可以百花齐放,考试是一定按标准过程做!后来为了预防万一,平时训练也变成一律按标准过程做了。可是想一想,几百万人的考试,如果没有标准答案或统一的评分标准,如何操作?在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人员不可能都是专家的情况下,那位化学老师的做法可以说是无可厚非,但也突显高考压抑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局限。

“高考导致片面应试”几乎成了不争的定论,但国家总督学柳斌却说:“如果劳动人事制度以文凭为本,教育就以考试为本,师生就以应试为本。”是谁让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都为应付高考卖命?表面看是高考,那高考又为了什么?为了文凭,为了借助文凭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利益分配中获得有利地位。所以只怨高考干扰了素质教育实在是忽视了高考竞争的实质,让高考“代人受过”!

应该说劳动人事部门以文凭取人比起以权、钱、关系取人是体现了社会公平;对个人而言,希望通过竞争获得有利地位也总比通过后门获得机会来得高尚。问题在于一是要有度,如果以牺牲青少年时代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后果很可能适得其返;二是有必要弄清个人利益是否应是这种竞争的唯一目的。当年参加高考的老三届们走向考场的口号是“努力拼搏,振兴中华!”何等豪迈。与今天很多考生上考场如上刑场,战战兢兢,怯懦盲然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在那一生心中,改变个人命运和改变国家命运是一个整体。有了这种胸怀,他们才有可能在考试的胜败得失面前洒脱、淡定;平时学习中的苦和乐都能成为素质教育的载体。

高考研究课题组的覃红霞博士认为:其实,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互有交叉,辩证统一。几年来高考在内容方面推行3+综合,作文题目多种多样,外语增加听力考试,在一些试题中加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因素,都是在为提高“考能力”而做出的改革;而在复习和应试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在积累经验。

可以肯定:高考改革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但我们不应忘记北师大著名教授王策三的话:“考试有它固有的局限性,既要积极改革,又不要理想化。”

2017年高考要注意什么?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江苏一位家长发布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的这位家长控诉,自己被要求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更辛苦?

这位家长发出的“灵魂拷问”,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共鸣:家长群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却又经常收到一堆没用的信息。一位中学老师感叹,家长群里出现的问题,已经衍生成为了 社会 问题。

现实生活中,家长群问题普遍存在吗,为什么演变成了家校关系、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家长究竟有哪些压力,老师又有怎样的无奈,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来引导解决?

家长:

“不照做不行,毕竟孩子在班上”

作为一名事业成功女性,省城济南的王丽经常出入于各大活动,在外工作得风声水起。可随着女儿升入一年级,她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了许多,起因就是女儿班级的家长群。

“老师大都通过家长群布置作业,比方说,有次语文作业让学生组词,但孩子刚上一年级,很多字都认不全,拼音更不会拼,我只能挨个字教她。等做完作业,都晚上10点钟了,感觉孩子挺辛苦,家长也累。”王丽无奈地说,直到孩子洗漱完睡了觉,她才有时间去忙自己的工作。

王丽介绍,对于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老师通常要求家长在钉钉打卡,有时候还得把孩子读书视频发到班级群里。

(一班级在群里布置的作业)

王丽的经历,她的同事黄飞感同身受。

在黄飞看来,这位老师群里的举动,无非想引起家长的愧疚,但课后让学生打扫干净卫生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连这都要发来家长群里呢?“如果不是有明文规定、不让家长去学校打扫卫生,老师群里发完这张,早就有家长到教室扫地去了。”

黄飞认为,家长群“变味”了。

家长孙先生坦言,家长群里让辅导和签字,家长必须照做,“孩子毕竟在学校,你微小的举动可能影响到孩子。除非太过火,大部分家长都是得过且过。”

刘娟是一位初三学生家长,她在群里很少发言,但却发现了一个怪象:有老师说句话,家长除了回复“收到”外,下面常常会紧跟一些很热情、完美的回复,这无形之中给自己造成很大压力。

“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有您这样的老师,是孩子的福气。”

“您费心了。”

…………

看着家长群跳动着的一条条消息,刘娟直言家长们的热情让人招架不住,“作为家长,我可以理解老师的辛苦,但好话说多了,就变得毫无营养。这不仅让像我这样的家长感到压力,还容易错过群里的重要通知。”

老师:

并非要当“甩手掌柜”,只需要家长多监督而已

“变味”的家长群不仅带给家长诸多烦恼,也成为了老师的负担。

山东一小学校长刘先生认为,让家长批改作业是不对的。“家长可以监督学生去完成作业,有时间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检查一下孩子作业的正确率和书写情况,但不能让家长代替老师去批改作业。”

“假如让家长批改作业,老师就不能完全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调整教学,同时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特别是高年级家长,可能已经辅导不了,甚至还会辅导错误。”刘先生也说,有时候微信交流,确实会出现个别家长不理解的情况,老师们也很无奈。“有老师放弃休息时间,想利用晚上空余时间给学生在线教学,个别家长就斥责老师‘白天不上课,晚上来补课’。”

某小学班主任张老师也遇到过家长不满的情况。

“有次,班里一位老师因为生病,往群里发作业比较晚,结果引来家长们的牢骚,有时候真地挺无奈的。”由于担心家长群变“夸夸群”,张老师在群里发完消息之后,通常会说“请家长们不要回复”,一般需要回复的重要通知,才会直接告诉他们。

“作为老师,应该都有这方面的无奈吧。”张老师认为,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已经不单纯是从早7点到晚6点的工作问题了,超过这段时间,家长在群里提出的问题,他们照样会解决。“但是有很多家长不理解,认为我们把一些任务推给他们了。其实只是需要家长配合,因为班里有46个孩子,我们不可能都照顾过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就开始了教育工作,其间做了近30年班主任,先后带过10个班。那时候信息沟通的方式很单一,根本就没有QQ、微信和钉钉,和家长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开家长会和到学生家里家访。”王辉成说,最近十几年因为工作关系,不再担任班主任,可我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过,始终保持着和谐友好的关系。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QQ、微信、钉钉比以前方便快捷了许多,但王辉成会非常注意个人的表达方式,尽量不说一些让家长反感的过头话,更别提在群里给家长布置任务了。

“老师发布在群里的有些任务,如果本来就是留给学生完成的,而家长却大包大揽,那就变成了家长之间的比拼,既违背了老师的初衷,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王辉成认为,江苏家长的退群,其实暴露了家校关系的紧张状态。“退群只是个导火索而已,主要还是对老师平时的工作做法不满。”

专家:

老师和家长交流,不能把学生排除在外

在孩子教育中,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压力越来越大,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网络热议的“家长群”,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家长群其实具有双面性,它是一个沟通的平台,也是个浓缩的“小 社会 ”,毕竟家长的生活背景、文化素养各不相同,如何让家长群发挥最大价值,才是学校、老师、家长应该共同追求和思考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微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其实只是让人们有了更方便的连接,至于在连成的群体之中会发生什么关系,实际上是 社会 现实关系的一个反映。所以在家长的微信群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发生什么关系,反映的是老师和家长之间应该是怎样的一种 社会 关系。

“微信家长群,类似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但它使沟通变得更便捷、更日常化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家长和老师应该交流什么、不该交流什么,在家长群里是要有一定规则的。”

贾西津认为,老师有必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但当这种沟通成为一种日常交流模式的时候,有个核心问题是“学生在哪里”。“学生如果被排除在这个关系之外,其实是非常不良的,就变成了老师和家长的直接关系、和学生的间接关系,这个模式其实是在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因为老师和家长是帮助学生在成长。”

“在这背后,涉及到家长在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贾西津说,传统模式中,家长只是一个配合学校的角色,比如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家庭环境、为人处事等辅助。但在现实中很大程度上,家长变成了一个教育主体,这可能是要去反思的。

“要想减轻家长群带来的负担,根本在于每位家长都要做好自己,遵守规则。”储朝晖说,要建设一个沟通交流信息,而不是表达意见的平台,从而使家长群与它的功能相符,同时不会带来很多的矛盾。

(应受访者要求,王丽、黄飞、刘娟为化名)

延伸阅读:

多地发文规范家长群,杜绝家长批改作业

网上发退群视频的江苏家长,代表的也可能只是一部分家长,但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发人深思。其实,近年来,为老师、为家长、为学生“减负”的文件一直都在发布。

早在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就发布了《静安区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公约》,明确规定班级微信群内杜绝任何形式的广告、拉票、红包、集赞等与学校、学生无关的内容。杜绝群内通报点名、批评学生、公布成绩或排名等。

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为规范区属各学校、幼儿园微信、QQ工作群等家校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减轻广大家长、学生过重工作学习负担,专门发文明确,学生作业教师要当堂布置,不得在交流群中发布。不得发布学生考试成绩。

对家长批改作业,多地也多有规定。比如,太原市教育局近日发文,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而在浙江,教育厅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也提到了:不得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打卡提交文化学科作业,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去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2017年高考发生了哪些意外事件?

一、高考报名必须关注的问题

1、即网上填报基本信息

2、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

3、网上缴费3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必须注意事项如下:

1时间:报名起止日期及报名点。

报名时间、报名材料、报名方式等由各省市自行安排,具体报名工作安排请查阅各地教育部门有关文件要求。

(备注:各大高中班主任会及时公布,以及阳光高考信息官网准时推送高考报名时间以及地点,新高三家长尤其需要关注当地的招生办官网或微信号)

2证件:

准备好有关证件,包括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须有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或同等学力证件、证明。

(强烈提醒:参加2017年普通高考、还未办理第二代身份证的考生,需抓紧时间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第二代身份证,以确保在规定时间顺利办理高考报名手续,而且必须本人亲自办,家长和考生事先规划好时间)

3报考:

确定自己应试的报考科类和外语语种。

4费用:

确认报名缴费方式,网上报名缴费须确认缴费成功。

5流程:

确认报名流程,特别是确认是否需携带相关证件到报名点进行报名现场确认。

(备注:各大高中一般会组织全体同学一起报考,这段期间,最好不要请假)

二、六类考生报名要求各不相同

小编了解到,各类考生报名要求各不相同。

1应届毕业生。

由就读中学组织集体网上报名。

2往届生和社会人员。

在户籍所在地的区招生办办理,除须出具户口簿、身份证外,还要求交验同等学力证明或学历证书。

3当地户籍在外省借读考生。

在户籍所在地的区招生办办理,须出具户口簿、身份证、应届毕业证明(或学历证书)、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开具的在有效期内的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证明等其他要求。

高考结束后,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件事

2017高考已经结束,现盘点2017高考中的十大意外事件:

1、忘带准考证

又是忘带准考证,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每年总是犯,但今年更离谱——老师忘带了全班的准考证。

6月7日早上,重庆九龙坡区育才中学高考考点的一位女老师,就因为忙着督促考生按时赴考,将几十名学生的准考证落在了宾馆,赶到考场后才发现。

交巡警护考民警迅速启动预案,用提前准备的爱心护考摩托车带着女老师一路“逆行闯灯”,最终将证件及时取回,确保了考生的顺利参考。

2、忘带身份证

西安西工大附中考点外,一位奶奶在路边哭泣。经询问得知,原来是孩子忘记带身份证,这位奶奶急忙回去取,又赶着送过来。“我都七十岁的人了,生怕把娃耽误了。”奶奶说道。看着眼泪不止的老奶奶,交警在一旁不断安慰。

3、身份证遗落

湄江高级中学高三(22)班一个女同学,不小心将身份证掉进了河里,湄江高级中学老师在浑浊的河水中为她打捞身份证。

4、考试迟到

上午9点17分,温州华侨中学考点,一位考生因为迟到17分钟,比规定的“15分钟迟到时间”多了2分钟,被禁止入场考试。最后该考生只能遗憾地表示:“来年再战。”

5、交通意外

6月7日早晨7点多钟,在渝遂高速公路G93收费站附近,一辆红色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撞上了道路中间的隔离护栏。高速公路执法人员在现场处置过程中,发现车上的两个人是要去南开中学监考高考的老师。

执法人员果断决定,首先保证两位老师不误监考,事故待监考完后再处理。陈老师说,如果不是执法人员果断处理,没有交巡警的大力帮助,他们根本无法按时赶到考场。

6、忘带考试用具

昨日下午,距英语考试还有25分钟,长春市省实验考点,一考生忘带了眼镜。警务老师在得知消息后,立即拨打电话联系相关人员去取眼镜,在开考前5分钟,眼镜被送达。考生家长感激不已。

7、跑错考场

广州一名参加高考的女同学原本在113中学考试,却错跑到华附考场,紧急中向交警求助。很快地,交警蜀黍就把该考生送达正确考场。

8、考前意外事故

临考前几天,小张在晚自习放学路上发生意外,尾椎骨折,为了不耽误今年的高考,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为她开辟了备用通道,小张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考场。

9、广场舞风波

6月6日高考前夜,广东惠州许多大妈自发暂停广场舞,但也有队伍照常继续。有大爷表示,如果因为高考不让他们跳舞,是剥夺他们锻炼身体的权利。

10、情绪失控

6月7日上午,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大城子镇五金高层一名21岁男子轻生跳楼,据了解,该男子为某高中复读生,家长称是考前压力太大所致。

2017年高考怎么个形式,请您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高考结束后,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件事

 2017年高考渐近尾声,卷合笔落、如刀剑回鞘,940万考生,陆续结束这场虽然短暂却让他们为之奋斗许久的大战。“大战”硝烟散去,接下来的生活该如何安排?这段时间往往是考生们迷茫、家长们困惑的时间。继续管着孩子吧,又觉得孩子辛苦这么久确实要好好放松,但是真的要放手不管,又担心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您支招,告诉您高考结束后的这段时光考生们要怎么安排才既精彩纷呈又受益良多,把下面这些内容告诉孩子吧。

  一、选择:我的大学

 牵手“我的大学”与牵手人生伴侣一样,都需要经过选择、恋爱、结婚三步曲。而这一切都将在这个假期完成。在这三步曲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选择,而选择的主动权恰恰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其实,无论你考了多少分,都有成百甚至上千所大学欢迎你,所以每个人的大学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报志愿就是你对大学从挑选、暗恋、单相思,到表白的全过程。而录取则是大学对你的选择,一张录取通知书仿佛一张订婚契约,宣告恋爱关系确立,从此你便名花有主。等到开学报到,就相当于正式“结婚”了,到那时,如果你发现大学不理想,为时已晚,再想重新选择,主动权就弱了。这其中的成本和风险,你可懂得?

 同学们都非常重视12年苦读的量的积累过程,而且超级重视两天高考的集中展示机会,但遗憾的是,你们很多人对选择大学和专业这一质的飞跃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是漫不经心,随意从众,其后果往往是你所上的大学与你的高考成绩并不匹配,或者专业并不适合你自己,因此不理想,很遗憾。

 所以,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前就赶快研究你的大学吧,报志愿好比选对象,专业好比是小伙,大学好比是家庭,你要先确定择偶的标准,小伙优先,还是家庭优先。有的人是只要能嫁入豪门,不论是哪个兄弟;有的人是只要白马王子,管他什么出身。你会怎么选?怎样兼顾小伙与家庭,难得很呢!

二、设计:大学规划

 大学四年毕业后,走出校门,同学们都去哪了?无非五种去向:就业的一批,考研的一批,留学的一批,创业一批,失业的一批。你属于哪一批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这个假期的大学设计与规划。

 设计大学规划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素质提升规划、恋爱规划等等。大学毕业后,你要出国留学,考研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呢?你要获取双学位吗?你要参加学生会、参加社团组织吗?选择哪个部门,为什么而去,去干什么呢?你要参加各种比赛吗?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演讲比赛、辩论大赛、做课题、搞项目研究、发表论文,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创业尝试等等。这些活动大学天天都有,究竟哪里是你的舞台?你在哪儿能赢得掌声?还是在哪儿你都选择当观众呢?大学要谈恋爱吗?择偶,什么标准?什么动机?你的恋爱是为了结婚还是一场游戏而已呢?所有这一切,此时还不思考规划,更待何时?

三、拿下:开车驾照

 开车,这是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基本技能,拿下开车驾照,对你们来说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既然如此,晚不如早。

 高考事毕,第一时间就要去报考驾照。利用这将近三个月的长假,一鼓作气拿下驾驶证。要知道,上大学和工作以后就再也没有如此自由任性的长假了,对驾照这种马拉松式的考法,这个假期再合适不过了。当然,如果你不满十八周岁,暂时还不能报考驾照哦。

  四、体验:全职保姆

 体验全职保姆(太太),你方能理解父母,也为将来成家过好小日子奠定基础,同时,你的大学生活也不至于太狼狈。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宅在家里至少一周的时间,注意:可不是打游戏,追影视剧哦!而是体验一下全职保姆(太太)的角色。早晨要比父母起得早,晚上要比父母上床晚,像他们照顾你那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做好一日三餐,刷碗,擦地、洗衣服,收拾家,搞卫生等等。这些只有亲自做过了,你才会明白:家里窗明几净,马桶光洁无味,餐桌三菜一汤的背后,妈妈爸爸有多辛苦,还有很多……也许,你并不喜欢干家务,可这就是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君不见,年轻的小两口经常为谁洗衣服,谁刷碗等鸡毛蒜皮的琐事吵得地覆天翻,甚至为睡觉谁关灯而动了刀子(水果刀也是刀啊)。

五、挑战:自食其力

 挑战自食其力,至少连续一周以上的时间。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看看你美好的职业理想与严酷的就业现实之间究竟还有多大的差距。

 看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现在,你能干了哪些活儿?你想一天挣多少钱?老板肯出多少给你?看看你能不能挣够一天的饭钱?能不能养家糊口?能不能生存发展?总之,在这段时间里,不花父母一分钱,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自食其力。从此,你就会明白:大学的四年该干什么?而不是迷茫虚度了!

 六、陪伴:爷爷奶奶

 陪伴爷爷奶奶,当然还有姥姥姥爷。要与他们同吃同住,至少连续一周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你要陪他们步入互联网+的新时代。

 在陪他们唠嗑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兴奋点你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所说的,他们甚至一点都听不懂。原来,你们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简单的代沟,而是数字鸿沟。你在“网内”已经步入信息社会,而他们在“网外”,仍处在工业社会甚至停留在农业社会。

 你若不想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回到过去,那你现在就必须引领他们走向未来,让互联网+上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吧,最好能用你打工赚到的“第一桶金”,为老人家装备上智能手机,接通网络wifi,使他们从此走出“桃花源”,融入“地球村”,步入互联网+的新时代。只要老人能识字,视力允许,请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但你至少要陪伴他们一周的时间,教会他们使用最常用的功能才行。这样,等你上大学了,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你军训的飒爽英姿或威武雄壮。

七、持续:读万卷书

 读书应该是伴随一生的好习惯,所以,高考后要继续读书,持续读书,不间断地读书。当然可以读纸质书,也可以读电子书。需要什么就读什么,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实在不知道读什么,就请读名人传记,多多益善。至少,枕边要放一本书,书入梦来梦入书。

 八、择机: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可以去旅游,游学,也可以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一技之长等等,自行安排,但一定要有目的,开阔视野,发展兴趣,培养能力等等,总之要有利于提高你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

  温馨提示 :高考后,上大学前,这段宝贵的自由支配时间,值得做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请不要再浪费时光、颓废青春了,你的大学及日后的差距,现在已经开始了!如果这个假期荒废了,无异于输在大学的起跑线上了!

 因此,上大学前的这八件事做的如何,不仅直接影响你的大学,甚至改变你的人生!老师只能打预防针,可不卖后悔药哦。

 各位家长朋友:孩子要做好以上八件事,哪一件都离不开你的支持、配合和帮助。

 特别提醒:高考后这八件事,真正做起来是有先后次序之分和持续时间长短之别的,并非同时开始,当然也不是同时结束的。所以,考生首先要充分利用高考结束后第一周的休整时间,做好规划,统筹安排。现在,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就是报志愿,这是高考后到六月底交志愿表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到现在(考后第一周)还没开始着手准备报志愿的,赶快行动起来吧!

2017年大连市中考志愿填报中的统招,指标,校内服从,统调什么意思

高考改革方案最快2017年实施

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 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 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资料 高考 英语 改革 2014年上半年 2017年 2020年 英语变成了一年可两次或多次考的社会性考试 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

改革方案最快2017年实施,现高中在校生高考不会受大影响

河南2014年高考仍是“3+文综\理综”

12月7日,教育部网站首页发布消息称,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将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这则消息的出现引发了不少家长的猜测和议论:“以后高考就不考英语了?”、“明年我家孩子参加高考,会不会受影响?”事实上,教育部网站此次公布的高考改革时间表明确表示,国家高考改革方案要到明年上半年才出台,而根据“三年早知道”的原则,目前高中在校生方案不变,即不会对未来三年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大影响。也就是说,2014年上高中,2017年毕业的学生才有可能是最早一批新方案的使用者。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张勤

改革

外语一年多考

系统化设计招录制度

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少专家认为,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效果很可能大打折扣。

此次教育部计划推出的考试招生总体方案提出,除了要在考试上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之外,还将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譬如,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将重点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及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此次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将于明年上半年出台,具体时间表为: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

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

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据了解,在高考改革方面,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探索:云南、浙江、天津等地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招生录取方面,浙江省在2011年推行的“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

进程

国家改革方案明年上半年公布

河南将按要求执行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说,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公布,确保改革有序进行。对于方案要求的“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陈大琪表示,国家方案明年上半年公布,河南省将按教育部要求执行。

“教育部方案发布后,还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后,还需要修改。河南省将按教育部要求制定我省方案。”陈大琪说,2014年普通高考仍使用现行的“3+文综\理综”考试科目设置。

尝试

一年多考尝试 外地从听力、口语开始

有关英语高考一年多考的消息传播已久,而近年来一些地区已开始尝试英语科目的高考改革。据了解,目前,浙江、天津、云南等省市已经开始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考”,大多是从听力、口语部分进行尝试。

以浙江为例,从2009年起,浙江对英语听力实行“平时考试、多次考试”,总分30分的英语听力考试,放在每年3月和9月举行,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每个学生在高考前最多可选择参加两次英语听力考试,自选一个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而在天津,从2010年起,天津的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不再随同全国统一高考举行,而是改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并将听力考试改为由A、B两套试卷组成,两套试卷的题型、题量相同,考生可参加两套试卷的考试,取其中较高的分数作为最终成绩。

声音

欢迎:

可给考生多次机会

“如果真的一年能考几次英语,然后取最好成绩,那我当然愿意。”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高一女生李娟(化名)说,她觉得如果外语能够一年多考,可以给考生多几次机会,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考定终身”。昨日,记者在市区几所高中采访时发现,多数同学和李娟是一样的观点。

担忧:

会影响其他科复习

但也有部分学生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年读高三的赵磊表示,从英语科目来看,一年多考或者能降低考试的偶然性,但从整个高考来看,却有可能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

教师:

一年多考能减负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郑州七中的胡老师认为,一年多考能够达到学生减负的目的。“很多学生可以在高一甚至初三通过社会的补习班达到毕业或者考学需要的成绩,那么在以后学习中就不必再去过多地将时间投入到英语学习。”她说,考过之后英语渐渐变成一种兴趣。

专家:

让英语回归为工具

“英语其实就是一门工具,现在的高考改革是一个指挥棒,把对待英语的态度拉回正常。”针对教育部公布的改革方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知名教育专家查有粱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关新闻

我国招生考试改革

七大举措

据了解,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有7条路径,贯穿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

1.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

7.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据《新京报》

我省美术、书法类统考

划分16个评分等级

本报讯 2014年河南高招美术及书法类省统考将于12月15日率先启幕,省招生办昨日公布了这两类专业省统考实施细则,答卷评分将划分六大类16个评分等级。

我省2014年高招美术类专业省统考科目考试为素描、速写、色彩三科,书法类专业省统考科目考试为古代碑帖临摹、书法创作、古印临刻与印稿设计三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2013年12月15日。 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介绍,美术类、书法类答卷评卷将按照“先分类分等,后细分打分”的原则进行。即由各科评委对照评分标准集体分类、分等,共分六大类16个评分等级;评委分类分等后的答卷由专家复审组进行复查;经专家复审后的答卷由各科评委在确定等级规定的分数范围内各自打分,5个评委同时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加总平均后即为该科最后得分。

2017年高考最不受欢迎的人是怎么回事?

1、统招

统一招生的意思,学校按照考生中考考试分数由高到低依照志愿录取,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是按照考生志愿,依照先录取统招生再录取指标到校生的顺序录取。

统招生可报考三个平行志愿。其中特长生全部统招录取,面向全市招收特长生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优先进行录取。

2、指标

即指标到校,指的是市内五区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数的70%用于指标到校生录取并依照附件2分配到初中学校,依据考生志愿和考试成绩以初中学校为单位面向学区内考生择优录取。指标到校生可填报一个志愿。

3、校内服从

指标到校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是否服从。如果指标到校生录取完之后,录取还有剩余计划,则录取校内服从志愿考生,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统招录取分数线将有剩余计划的高中排序,由高到低对填报校内服从志愿的考生进行择优录取。

其中,在校内服从录取阶段,学校先录取校内学生,再全市统调录取。校内服从填报非必选,可填报一个校内服从志愿。

4、统调

指标到校生可以填报统调,可报考两个平行志愿。

当学校统招、指标到校生和指标校内服从志愿全部录取结束,该校仍有剩余指标名额时,按考生指标统调志愿,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录取指标统调志愿的考生。

扩展资料:

中考志愿填报技巧

1、了解学校

高中阶段招生的学校有普通高中、中职。普通高中从层次来说,有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从办学从办学体制来说,有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中职业(含中专、职校、技校)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2、定位排序

中考志愿填报比高考志愿填报要简单得多,考生只有能够认识到自身最近的学习状况,根据自己的意愿排好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即可。另外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查看《招生简章》、《招生报考指南》等相关资料,从正规渠道了解报考信息,比如学校、招办等。

3、志愿排顺

排好志愿顺序可以增加录取机会。中招录取的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因此考试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有一个梯度,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学校在水平上有差距,这样可以避免因考试失误而录取失败。

4、根据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填报

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填报志愿。考生选报普高、职高,关键还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连教育局-关于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高考到来,大家千方百计的想讨个号彩头,比如高考第一天在上海的考场,家长们穿着红色的旗袍为了开门红,心中不停祷告的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热情高涨的亲友团给了孩子们前进的动力。但是在贵阳的某考场号外,一位大姐成功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位大姐竟然在高考考场外发复读宣传单。

本来是一件令人充满希望的事,却因为复读宣传单让很多家长变了脸色。在高考当天给等候的家长们分发复读宣传单的这位大姐,不知道有没考虑过家长们的感受。看到这位奇葩的大姐,应该属于今年高考“最不受欢迎的人”了吧!

网友们纷纷评论:周渔的晖色:跟去医院卖花圈有什么区别!羽翼未丰怎能飞翔:真的不会看时势,小心被群殴!花溪那些事:灌水也得选时候呀!这“辣妈”让学子们倒胃口。飞机飞远了:想当初刚高考完,校园广播就放刘欢的《重头再来》,学校也没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文章标签: # 高考 # 家长 #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