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2016高考佛学_佛教高考祈福佛事法讯

tamoadmin 2024-07-04 人已围观

简介1.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这句话说的意思2.佛学之三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先入哪门后出哪门3.因大师的一次开悟,耶鲁大学女博士落发出家,助力佛学国际化,现状如何?4.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 就吃素佛学5.对于佛学修行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学院、浙江省佛教协会、普陀山佛教协会共同承办,普陀山佛教协会主要承办,

1.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这句话说的意思

2.佛学之三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先入哪门后出哪门

3.因大师的一次开悟,耶鲁大学女博士落发出家,助力佛学国际化,现状如何?

4.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 就吃素佛学

5.对于佛学修行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

2016高考佛学_佛教高考祈福佛事法讯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学院、浙江省佛教协会、普陀山佛教协会共同承办,普陀山佛教协会主要承办,为我国汉语系高级佛教院校。

学院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总占地面积约三百亩。建筑采用唐式风格,依山傍水,布局精巧,气势宏大,办学条件在国内外宗教院校中堪称一流。

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8年的普陀山佛学院,2011年转型升级为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目前,学院学科结构完整,教学、科研、丛林实修条件完备;学术委员会保障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成为我院学术积淀的增上缘;和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巴利语与佛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合作办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的-制教学体制的成功,也成为佛学院未来发展的范本。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白山书苑、《普济》报、《普陀学刊》、海潮音梵呗艺术团,为学僧学术研修和兴趣拓展提供了平台;校图书馆建设规范,门类广泛,现馆藏图书达八万余册,满足学院师生借阅和研修需求;诵戒布萨,-禅修,上殿过堂,为学院道风建设筑建保障。凝练办学特色,突出寺务管理和观音文化研究方向,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学院的办学导向和目标定位。

学院设有预科(男众)、本科(男众、女众)、研究生(男众、女众)等多级教育。其中,男众预科、男众本科从2016年起每年实行常态化招生。

公交线路:沈家门汽车站乘“沈家门—佛学院—情人岛”专线公交车至“佛学院”站下车

电话:0580-60353(教务办)

0580-6036346(普陀讲寺)

0580-6036888(参学会馆)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香莲路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这句话说的意思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

历史发展

学院前身为喇荣寺五明佛学院。1880年,德绛多吉修建一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日追”(修行处)。上世纪80年代,宁玛派僧人晋美彭措扩建该修行点,创建小规模讲经院和禅修院各一座,时有32名学员,晋美彭措任堪布。

1985年5月,形成喇荣学经点,至1993年,学经点学员增加至2千多人,经师54人。1997年,成立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上世纪90年代末,规模逐渐扩大、人员数量急剧增长,地质、消防、卫生、治安等隐患很大。

2013年,学院所在的洛若乡撤销,设立洛若镇,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被纳入撤乡建镇工作整体规划和建设,通过撤乡建镇、拆违清非、规范管理,打造管理有序、功能完善、适宜学修的环境。

2014年1月9日,学院觉姆经堂后方僧舍发生火灾,烧毁僧舍150间,后查证为电线短路引发。同年,色达县投资850万元,对佛学院进行10KV线路改造。

2015年11月26日,400名僧人入住新建的色达县洛若镇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同年12月,色达县对学院进行低压电网改造。

2016年,由政府出资的五明佛学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成。7月,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整顿消防安全等隐患。2017年8月28日,挂牌成立色达五明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喇荣寺管理委员会。色达五明佛学院以教学活动为主,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建设成为正规化、法治化现代宗教院校。?

主要课程

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密教又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汉文、计算机、历史等内容。

布局

喇荣沟群山环绕,距色达县城东南20余公里,沟口为佛学院大门牌坊,牌坊是为藏、汉双语题写的“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校名。

大门两侧有十几座放置经书和佛像的白色塔子。穿过大门沿喇荣沟前进约3公里方可到达佛学院。佛学院大殿坐落在山谷底部,包括喇嘛学习的大经堂,汉地僧众学习的汉经堂和觉姆学习的觉姆经堂。山顶的坛城共分为三层,一、二层可以转经。

学法者在山坡上自行搭建的大量木棚屋,常统一粉刷成具有神圣含义的褐红色,至2017年红房子已经超过万间,绵延数公里,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成为摄影师和旅行者喜爱的朝圣地之一。

但由于僧尼自发修建的红房子沿山坡逐渐上山顶辐射,最高处坡度已近45°,如遇恶劣天气导致的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很可能发生大面积垮塌,而且由于缺少规划,僧舍区垃圾随意堆放,厕所脏乱,如遇疫情将难以控制。

因此色达县政府从2016年开始对佛学院进行拆简改造,以完善消防通道、旅游主通道、排污管道、饮用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并新建菜市场、浴室、饭店等功能性建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色达佛学院

佛学之三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先入哪门后出哪门

此说并非出自本人所语,而是由虚云和尚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受邀赴重庆主建息灾法会时,与国府政要讲话时转述的一段话,原文为:「先生尝言: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第二册,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年,页85)后孙女孙穗芳女士书中亦有相关文字:「祖父曾讲:佛教是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心,相得益彰,互不悖逆,总括来说,佛教补法律之不足。」(孙穗芳,我的祖父下册,台北禾马文化,1995年,页286)在由官方出版的「国父全集」或「全集」中均无此记述收录。当然,在国父全集中,有关对佛教的叙述,也是有的,譬如:「我们佛教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想要成佛,就要放下屠刀呀!」(裁兵之重要与处置,1923年3月12日,国父全集第二册,页575)对于佛教,也确实有一定的认识,孙的美国友人林百克就曾说:「对于域外传入的佛教,待之尊重,却对道教显出的无知深深自叹。」(Paul linebarger, Sun yat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1925,p.154)此外,也曾多次给佛教界题词,如给杭州白云庵题的明禅达义、为钱花佛题无量佛等。有关宗教的问题,也确实说过:「宗教与政治,有连带之关系,国家政治之进行,全赖宗教之补足其所不及,盖宗教富于道德之故也,兄弟希望大众以宗教上之道德,补政治之所不及。」(以宗教上之道德补政治之不及,1912年9月5日,国父全集第三册,页75)又说:「就宗教和科学比较起来,还是科学较优。」(国民以人格救国,1923年10月20日在基督教青年会全国联会上的演讲词,孙在该次演讲中,同样否定基督教的上帝六日造人说。国父全集第三册,页352)总之,有关「佛教乃救世之仁」的语句,只是最早出自虚云和尚转述的一例孤证,目前并无直接证据显示该记述出自之口。

全文参引自冯志弘主编,基督宗教与中国: 历史·哲学篇(香港城市大学,2015年)第15章。

编辑于 2016-07-24

作者:王波波

链接:来源:知乎

因大师的一次开悟,耶鲁大学女博士落发出家,助力佛学国际化,现状如何?

一个人进了空门,不但诸法皆空,他也不见空相,也不停住在空上,他从这个空门进来了。倘若入门时,见有一个空相,就在空相上有所取,有所著,在空上停滞,这个空门就堵塞,不能进入了。所以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知道,往往不是没有人能够入门,但刚一进去门就堵塞了,非常可惜。这个人就没有从空门进来。你抓住个空相,堵住了。如果这时去掉空相,这就是无相门。不但一切可见之相都除了,连空相也除了。你真的无相了,那你就从无相门进来了。可是呢,“若于无相相,心著生戏论”。无相本来是无相,你这一执著,无相也就成了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相的相,叫它无相相。心一执著就生出戏论(错误的乃至无用的见解言论称为戏论),无相门也就堵塞,不能进城了。这个时候你把无相之相也除了,在无相里面,没有什么是可作的,这就直入无作门了。所以不是一个人一身从三门入,是有三个门可以随宜而入。这就叫“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 就吃素佛学

每一个人都是灵魂建筑师,守护自己内心的圣殿,因为自己心中的理想追求,各自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然而,在这个功名利禄与心浮气躁交织的时代,很多人被世俗化的潮流裹挟,为了物质生活的丰盈,而将自己置于忙碌之中,获得一种麻木的充实,却丧失了真实。

相传,桓公少时与殷侯齐名,常有,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怎么样?”殷侯曰:“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此故事的道理就是,与其与他人攀比功名利禄,丧失本真,不如与自己对弈,保持真实的自我。

时至今日,也有人不顾流言蜚语乃至质疑嘲讽,毅然选择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乐章。依法法师,就是这样执着的追梦者,曾因高层一句话选择出家,之后便一心向佛,堪称佛门传奇女师父。

高僧指点,遁入空门

依法法师出生在台湾一个以妈祖信仰为中心的小城镇,族亲传承信仰妈祖。从小在台式传统大宅院成长的她,虽然看到大人们对于妈祖信仰的虔诚,然而就那时的她而言,却并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宗教信仰,因为她认为,妈祖教并不是她想追求和皈依的信仰。

她从小就立志在社会上伸张正义,因此她成功考入了台湾大学法律系就读,可是,尽管她踏入了大学这一自由的学术之地,却发现自己还是无法真正找到到自己可以毕其一生追求的信仰,这使她常常陷入苦闷和迷茫之中。

她真正开始踏入佛教领域,还要追溯到她大学暑期参加的一次夏令营。那时,正好有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学生与她结识并了解了她的苦闷之处,这位信奉佛教的同学介绍她参加佛光山上的暑期夏令营。

在这两周之中有佛学的传授,还有禅坐的修持,都使她领略到了佛学的魅力。而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还是与星云大师的一次见面。

星云大师在一次开示中说:“佛教要提高僧质,需要青年,需要文化水平好,教育程度高的人出家。”而已经对佛学抱有浓厚兴趣的依法法师想到自己尚年轻,且是台湾大学高材生,不正是星云大师口中的人吗?于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这些情感最终使她决定出家,皈依佛教。

无惧质疑,只为心之所向

在那个年代,具有高等学历的高素质人才的出家案例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依法法师的决定无疑是对传统世俗观点的猛烈冲击,招致质疑乃至批评也是不足为奇的,不过虔诚的信仰之盾使她顶住了四面八方的压力并坚持了下来。

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父母和学校。当熏习在儒学思想的父母得知她皈依佛教后感到很难过,不过并没有对她严厉呵斥。她的母亲并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个选择,别人对她说是因为女儿误吃了符咒造成的,于是她被母亲带回家中观察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她还要跟学校的有关人员就继续就读的问题进行协商沟通。

在学校教官面前,面对教官责备和不解的神情,她指出:在台湾的《大学法》中,没有任何法条禁止在校大学生禁止出家。这一问使得教官哑口无言,但也心悦诚服。在系主任面前,她更是宣称:虽然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作为一个已经掌握自主权的青年而言,她会选择出家而放弃学业。

最终,在她的坚持下,学校和家庭终于同意妥协了,她也继续以出家人的身份在台大就读,也成为了全校唯一一个身着**僧袍在校园内漫步的身影。

佛学国际化的推动者

大学毕业后,依法法师立志成为佛学坚定的布道者,在台湾,她参与了台北佛学院的创立。在星云大师的指导下,她选择到国外进修佛学,因此努力在研究佛学的同时攻读英语。不久,她来到夏威夷大学佛学系就读,后来在导师的推荐下来到耶鲁大学深造。

耶鲁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学府之一,无疑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新生,一向优秀的她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感到自己在四面八方的“学霸“之中显得十分渺小,她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做到足够优秀来获取这所名校的毕业证书。

不过,但在一段时间的迷茫与低落之后,适应能力强的她很快恢复到正轨。为了缓解自身焦虑,并使自己尽快迈入正常乃至高效的学习状态,她在早上念大悲咒,晚上拜忏,同时努力在课上课间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顺利毕业,而这段磨砺给她带来的流利英语,使她能够畅通无阻地在国际上开展更广泛的弘法活动。在她于美国完成所有学业之后,她依然与星云大师保持着密切联系。

在星云大师的建议之下,佛光山专程派依法法师来到西来大学——由星云大师创建的高等院校,以佛学专业为主。此事足见星云大师对这位后生的看与器重。

在依法法师眼里,佛教的理念,对于促进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走向和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佛教的国际化也成为她的重要事项。从1996年开始,她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宗教间的对话。从西班牙,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到孟加拉,泰国等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留下了她布道传教的故事。

后来,她应哈佛大学“协商计划”创始人的邀请,毅然前往黎巴嫩参与宗教对话。面对这片矛盾与危机重重和被战乱蹂躏得千疮百孔的焦土,她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生死有命,现在的中东需要佛教同体共生的哲学。”

在她的努力下,佛教接纳了越来越多的不同种族、肤色、文化背景的朝圣者,它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依法法师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她更是获得了“台湾十大青年杰出奖”“泰国佛教杰出女性奖”。在2016年,她更是获得了联合国唯一的女性终身成就奖。

对话灵魂,活出自我

依法法师的故事启发我们的,是要与自己对弈,不做众人口中的最好,只当自己眼中的更好,即使是在世俗的洪流中也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与自己对弈,能够让一个人拒绝世俗化的成功,在现实和流言蜚语中不折节,需要巨大的勇气和信仰。

依法法师当年因星云大师的一句话选择出家,此后便不在乎世界其他人的另类说法,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她永远不会打乱自己内心已经谱写编排好的节奏。正是这种决心和无畏,使她毅然踏入佛学的殿堂,开拓进取,得高人指点,最终成为佛学的执牛耳者。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人会赞许你的坚持,有人会心疼你的伤口,也有人会嘲笑你的抉择,甚至会将你拉入追名逐利的群体中。可这些人终会在旅途中的某一站与你挥手告别,面对纷繁复杂的观点,你无需赘言,只需沿着自己内心的轨迹前进。

对于佛学修行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

问:如果亡者已经舍报几天了,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如果助念时亡者躺在冰棺里,是否需要拔开插头后再助念?

大安法师答: 如果病人在医院去世,医院怕尸体腐烂,就本能地会将其送到冰棺里面去。

其实,亡者最好不要放在冰棺里,因为他的神识会由于冰冻而很痛苦。所以家里、寺院是往生的最佳场所。一到医院,就进入医院的程序了。万一亡者已经被送到冰棺里面,冰冻了两天或者三天了,如果能搬出来助念,仍然会有效果,只是效果会差一点。

如果不方便将亡者从冰棺中搬出,就要注意,一定要将冰棺的插头拔掉,亡者可以躺在那里面。插头拔掉了,冰棺就不会放冷气,不让亡者继续处在被冰冻的状态,而是处在自然的空气状态中。再去助念,就可以了。

要强调的是,亡者经受冰冻之痛,难免会生起瞋心,也许会因此堕入三恶道,因此,依佛法就不能使用冰棺。

相关文章栏目推荐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助念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两场助念带给我的触动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12月16日福建省长汀县通济寺临终助念培训通启

助念可以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吗

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安详舍报

临终助念的方式

临终助念禁忌:家属不要嘘寒问暖或摸头触脚 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给死去的亲人烧纸 他们真的能收到吗?

不让嗔心延续成仇恨的诀窍

生命电视台-网路直播 Lifetv-Webcast

圣空甘露直播网 - 在线讲经直播

圣空法师:《楞严经》大义

烧水除草为何不算杀生

不想太累 其实有方法

印光大师讲过一个戒烟的妙方

如何才能在生活点滴中提高自己的修行?

“伤害”始于自己内心对它认知的那刻

不爱讲话,不会说话,怎么办?

净慧法师:学佛究竟有什么好处?

问:信佛的人天天说信佛好,那我要问一问,学佛究竟有什么好处?依据佛教观念,当今世界上的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此问义甚大,能为其解答吗?

答:若了义讲,学佛无好处、无利益、无功德;如达摩祖师回答梁武帝一样,修塔、造庙、供僧等,无有功德,只为善行。因为,真正的学佛人,修行不求对己有好处、利益、功德,即身学佛,禅行定空,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所以,学佛若有好处、利益、功德,则为有为法、执名相。若修无为法,放下名相执著,则为大好处、实利益、真功德。大好处为认清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摆脱自我的绑缚,而离苦得乐。实利益为心无所住,诸法无我,自在无为,成就无上佛道,而福德圆满。真功德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明心见性,一切诸法有不共,而智慧具足。

若依世间法而讲,学佛人一切善行,为如戒行。从受三皈依开始,受五戒修十善法,乃至具足受持戒律,奉行不杀及众善,不贪及不作诸恶等,皆可增益五福;即得健康长寿、快乐富贵、和睦安宁、好施有德、无疾善终。皆可避免灾祸,减少烦恼,不结怨仇,化解暴戾,改变愚痴。所得福报,详说不尽。学佛人一切修行,为如法行。从一句南无佛开始,持咒诵经,礼佛受教,精进禅行,参学无量法门;乃至忏悔业障,赞佛功德,传法授戒,弘法利生,举办各种法会;皆可开启智慧,醒悟人生,自知谦下,乐诸善行,次第证道;皆可自解绑缚,扩充心量,升华境界,离苦得乐,不受轮回。所得智慧,永说无尽。学佛人一切智行,为如事项圆融行。从发菩提心开始,修苦乐法,行菩萨道,利益一切有情;乃至释经解法,六度万行,慈悲喜舍,济度一切困苦;皆可回向法界,增长莲台,发大愿心,喜普贤行,成就无上佛道;皆可报众生恩,代受诸苦,自利利他,往来不疲,直至圆满菩提。所得功德,无量难尽。

依据佛教观念,当今世界上的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是道德文明。其他一切需要,皆为衍生;如饥者需其食,寒者需其衣,乃至战乱需安稳,贫穷需富足等,皆是身体欲求感受的需要,唯道德文明是人类心灵共同的需要,不可缺乏,不可替代,不可欺侮,不可损坏。当今世界上,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生存发展规则的本质内涵,是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是人心诚实向善,最能体现人心诚实向善的本质特征是道德文明。虽有物质需求为第一,也有道德文明无第二;虽有民以食为天,也有食以安为先。历史证明,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民族宗教;民族宗教处理的好,可促进更好的生存发展。道德文明是各民族、各宗教的结合点,可产生心灵共鸣;故道德文明是物质科技等一切文明的灵魂,是人类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历史必然。若离开道德文明的约束,人心慰济无以维系,为争夺物质利益可滥用科技手段,一切文明、秩序、公平、正义等都将受到破坏。当然,古今中外不乏远见卓识之士,早已形成决定论集,并加以倡导与实践;但是,依据佛教观念加以认知,会促进人类社会道德文明的巩固提高,利于人类社会一切文明的发展进步,增进人类社会生活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变化。2016/6

文章标签: # 佛学 # 佛教 #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