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非典时期山西情况如何,非典山西高考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怎样做一个深度报道2.抗击非典英雄3.看看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人的父亲,你还相信白手起家成首富吗?4.2003非典小英雄的故事作文5.知名创业者选择创业项目的理由1、义无反顾投身防非前沿 李晓红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97级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工作,今年4月16日英勇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员称号。由于晓红已有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医院批准她从3月24

1.怎样做一个深度报道

2.抗击非典英雄

3.看看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人的父亲,你还相信白手起家成首富吗?

4.2003非典小英雄的故事作文

5.知名创业者选择创业项目的理由

非典时期山西情况如何,非典山西高考

1、义无反顾投身防非前沿

李晓红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97级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工作,今年4月16日英勇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员称号。由于晓红已有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医院批准她从3月24日开始休假,可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却让晓红毅然放弃休假。那时的她清醒地意识到,白衣战士将要在一个特殊战场上冲锋陷阵了。3月25日,晓红所在医院内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烧病人,虽然她不是主管医生,但病人的症状如一片阴云掠过她的心头:非典?!在26日的会诊中,晓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原来搜集整理的非典资料成了她诊断和治疗的有力依据。27日中午,这名患者被确诊患有非典。晓红的未雨绸缪,为医院尽快确诊非典病例、尽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积传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来可能措手不及的战斗,由此便有了科学防范。

2、叶欣是一个敬业爱岗的人。自1976年她从卫训队毕业后,就一直在广东省中医院工作,从护士、主管护士到护士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当了急诊科的护士长以后,工作更加繁忙,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很少有正常的节假日。每年的新春佳节,她总是主动顶班,让别的护士回家团聚,成家22年了,只有结婚那年的春节是在家里度过的,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丈夫见她如此劳累,1986年便自作主张帮她联系了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单位,对方也非常欢迎她去,但是她断然拒绝了,她说她出生于医生世家,从小就喜欢医护工作,愿意当一辈子护士。正因为她热爱这个职业,因此,她总是爱院如家,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更是全身心的投入。自从急诊科接受非典患者以来,她所处的科室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大,身为护士长的她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进行周密筹划,冷静部署,使整个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忙的时候,她甚至连家人打来的电话都不接听,请护士转告她的家人不要为她担心。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她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整天超负荷地工作,渐渐地,她感到体力明显不行了,而且颈椎、腰椎和膝关节等旧病不时向她袭来,使她在一次次对患者的抢救中都要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她仍然咬紧牙关,从不言退。

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小汤山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组建时间最短、参与建制单位最多、收治病人数量最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医院。在两个月里,我们发扬“英勇无畏、科学求实、团结协作、救死扶伤”的小汤山精神,收治的680名非典病人中,有672名治愈出院,治愈率达到98.8%,1383名工作人员无一感染。中央签署通令,对我院全体官兵给予嘉奖。世界卫生组织来医院考察后评价说:小汤山医院很了不起,是一个奇迹!如今,小汤山医院收治任务已经胜利完成,所有医务人员也都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怎样做一个深度报道

语文好学吗?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1-24 15:51

提问者: bbcptbtptp - 童生 一级 最佳答案

只要多看书多积累,什么都好学

语文这东西,好像不是靠作题

是要用感觉,语感

而且,是试上,许多答案都是你的第一感觉

所以,在答卷时,第一感觉是最准确的

不要轻易的改掉

这可是最重要的

回答者:没脾气的讨厌鬼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9 15:04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quot;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 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听课方法

上面我们谈了谈听课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听课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听课也不能例外。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1?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5?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有哪些好处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回答者:chengdanqi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23 18:26

抗击非典英雄

深度报道选题策划的价值定位:

从策划学角度看,所谓策划,是指以既定目标为起点,根据有关信息的分析,制定策略以及具体实施细节,以求目标之实现;它还包括对实施结果之评估,以备今后策划作参考等意义。策划一般由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手段、策划对象、策划效果评估等因素构成。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的趋向。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选题策划还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

扩展资料:

内容深刻性

充分延伸和拓展6w的要素,注重6W中why ,how 的要素

when: 立足此时,追溯既往,推测未来。

where: 立足现场,左右延伸,纵横兼顾。

who :立足事实,追踪采访,涉及相关。

what : 立足此事,搜集情况,报道细节

why : 立足直接,分析横向,追究纵深。

how : 分析意义,注重结果,预测未来。

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

选择显著的新闻事件

(1) 准备报道的事实读者是否关心,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关系到多少读者的利益。

(2)新闻性强,事实包含多项新闻价值。新闻性较弱的一般不宜做深度报道。

(3) 事实内部是否包含复杂的关系。内容比较单一的事实也不适合做深度报道。

百度百科-深度报道

看看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人的父亲,你还相信白手起家成首富吗?

李晓红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97级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工作,今年4月16日英勇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员称号。李晓红烈士牺牲不久,河北医大党委和团组织就作出了开展学习李晓红事迹活动的决定,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响应。作为河北省抗击非典斗争的主力军,河北医科大学为夺取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金普乐教授被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员”称号。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就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医务工作者用生命维护着自己的职业尊严。年仅28岁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治非典斗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医务人员。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她为“全国优秀***员”称号;人事部、卫生部和总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奖章”;武警北京总队党委批准她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武警部队党委作出决定,在全部队广泛开展向李晓红同志学习的活动。

李晓红,女,1974年7月生于承德,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被病毒感染后,她还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试验,愿以她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点30分光荣殉职,时年28岁。2003年5月1日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员”称号。被武警北京总队追记一等功,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义无反顾投身防非前沿

1992年高考,崇尚救死扶伤的晓红报考了河北医科大学。5年后初冬,走出大学校园的她选择了部队,成为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一名军医。“这世界上有两个职业最危险,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军人。”父亲说的这两样晓红都选了,而正是这两样危险的职业注定了她的风雨人生。

由于晓红已有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医院批准她从3月24日开始休假,可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却让晓红毅然放弃休假。那时的她清醒地意识到,白衣战士将要在一个特殊战场上冲锋陷阵了。3月25日,晓红所在医院内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烧病人,虽然她不是主管医生,但病人的症状如一片阴云掠过她的心头:非典?!在26日的会诊中,晓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原来搜集整理的非典资料成了她诊断和治疗的有力依据。27日中午,这名患者被确诊患有非典。晓红的未雨绸缪,为医院尽快确诊非典病例、尽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积传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来可能措手不及的战斗,由此便有了科学防范。

非典让内二科顿时战云密布,也给整个医院带来了焦虑和不安。然而,最了解非典危害、也有理由安静地走开的晓红却坚定地走上阵地,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3月29日,星期六,内二科里有人开始发烧,在家休息的晓红照常到医院为战友看病。战友们都劝阻她,大夫也希望她就此留在家中休假。晓红说:“我和非典患者已经有了接触史,而且对非典也有了一些认识,我留下来最合适。再说,科里病倒的人越来越多,我怎么能走呢?我是这里的医生啊!面对疫情,我怎么能当逃兵呢?”晓红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有理有据的治疗方案。就这样,本来可以躲过灾难的她,冲上了与疫魔短兵相接的前沿。

生死抉择把生机留给战友

3月30日,晓红开始发烧。但人们怎么也没想到,她的生命时钟从此开始了短短18天的倒计时。高烧一夜的晓红用了整整一瓶酒精来退烧。31日清晨6点,她把最后一点冰凉的酒精抹在额头上,让同在一个单位的爱人相信她已经退烧。两个人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去上班,然而这一走,晓红就再也没有回来。

酒精瞒不了病情,晓红很快高烧到39度,科里情况也非常严重,已经有10多个人开始发烧。这天下午,晓红第一次以患者的身份住进了自己战斗的地方。4月1日中午,上级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4个转往解放军309医院的指标。这是全军最权威的治疗传染疾病医院,转到那里治疗,就意味着生的希望。院领导在确定转院人员时最先考虑了晓红,然而当爱人把消息告诉晓红时,她却坚定地说:“我年轻,抵抗力强,应该先转年纪大、病情重的同志!”

4月4日下午,医院领导宣布第二批5个转院名额的第一个名字又是晓红,而她的执意推让,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4月5日,已随集体转移到京郊某隔离点的晓红,再次推让了弥足珍贵的1个转院指标。全院上下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个指标一定要给晓红。而她却说:“郭主任将近60岁了,病情比我重,他不走,我坚决不走!”4月6日中午,专家组会诊认为,晓红病情危急,必须立即转院治疗。下午,第四批3个转院指标一到,医院领导研究决定,这次不再和晓红本人商量,要强行把她转院。当她看到郭主任被担架抬上车时,这才允许战友们把她抬上担架……

从容镇定驱散恐惧阴霾

在非典疫魔横行肆虐的日子里,一些人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然而晓红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她用微笑编织成一道战地彩虹,驱散了战友心中的阴霾,她的从容镇定、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战友之间互相传递的精神力量。

得病后的晓红从未把自己当患者,她反复强调自己是名医生。3月31日上午,发着高烧浑身无力的她强撑着整理出自己分管的8名病人的详细病情和治疗方案,细致入微地交代给同科医生,然后才给自己挂上了吊瓶。医生少病人多,晓红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后,举着吊瓶加入了医护人员的行列。无论大伙怎么劝阻,她只有一个回答:“我是医生,我没事!”4月2日,医院决定把五官科也划作隔离病区,分流内科部分病人。由于五官科没有专业内科医生,很多人不愿转移。晓红站出来镇定地说:“我是内科医生,我会照顾大家,咱们走吧!”是她举起吊瓶,第一个走向五官科……

疫情在蔓延,病情在加重。4月4日深夜,为了切断传染源,上级决定北京武警总队医院所有非典感染者全部转移到京郊某隔离点治疗。命令下达后,病区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和恐慌。没有人下楼,没有人登车……就在这时候,晓红站出来坚定地说:“组织上这样决定,是从抗击非典大局考虑的,有医护人员和我们一起走,怕什么?!相信院里领导和战友们绝不会撇下我们不管!”几句真心话,触动众人心。看着大伙全部下了楼,晓红才拖着病体走下来。见大伙还是不肯登车,她甩开爱人的搀扶,登上了大轿车。看到晓红的举动,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跟在她的身后陆续登车。

车外万家灯火,车内一片凄凉。同车病友后来回忆说,在那个黑暗之夜,晓红就像一个提灯女神,让喧嚣的世界、恐慌的人心都安静下来。与晓红风雨同舟的战友们说,那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晓红就像一面不倒的旗,在惊恐与绝望中,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笃信科学申请药物实验

从“纸上谈兵”到与非典的“零距离接触”,从挑战病魔到直面死亡,晓红越来越相信科学终究胜利,科学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希望。然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心里也十分清楚,一个真正的白衣战士,应该有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的勇气,来换取更多的生命,换取这场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

住进302医院后,晓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爱人,记下这里的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记下她用药后的反应,传回隔离点,为那里的治疗工作提供帮助。从这一天起到晓红牺牲,她的爱人7次为后方提供治疗方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是晓红用生命书写的珍贵处方。

晓红转院的第4天,呼吸已经极度困难,医生为她上了呼吸机。爱人心凉了,同为医生,他明白,这是病重的信号,这是生命的警告。同是医生的晓红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同非典病魔的拼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此时的晓红已经不能说话,她在纸上写道:“有什么新药需做试验,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先在我身上试一试,我愿当个试验品,为早日治好非典做点贡献。”爱人含着眼泪把纸条交给了医生,医生含着眼泪紧紧地攥住了他的手。这尺书片语就是晓红的生命承诺。

4月15日,是晓红转院以来精神最好的一天,然而这一天的夕阳,也是她看到的最后的夕阳。好像是有了什么预感,她在满天落霞中写下这样的话:“非典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管理、防护、治疗等方面都应该好好总结……”这是一位白衣天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对医院和社会疾病防治机制的沉痛反思,她希望这用生命作代价换取的教训能唤醒更多的人。

笑对病魔作别至爱亲朋

晓红的病情,扯碎了亲人和战友们的心。从发病到牺牲的18天,不知多少人在为她伤心落泪。然而晓红始终没有流过一滴泪。

因为人类对非典的了解甚少,恐惧曾一度震慑人心。然而战友们都记得,晓红每天都是微笑着走近病人,望闻问切,无微不至,她用微笑化解着病人心中的冰霜。战友们更记得,当疫魔突然袭击,包括晓红在内的多名医生护士一下子变成了病号,病毒在传染,恐惧和绝望也在传染,晓红忍着高烧依然微笑:“哪有医生被病吓倒的?要相信科学,广东能治好,北京也能治好!”她用微笑传递着信心和希望。

怕父母担心,怕亲人挂念,晓红一直坚持不让爱人向家里透露消息。父母都记得,直到转院的那天,他们像往常一样每周一次通电话,晓红连喘带咳地说不出一句完整话。两位老人才知道女儿已经病重,哭声从话筒传出,泪水顺着电话线流淌,晓红却用尽全力让父母听到她一如往常的笑声,虽然笑声喑哑,断断续续。父母更记得,转院后的晓红已经很难说话,每次通电话,晓红就用手指轻轻敲击听筒来回答:一下,她是让爸妈放心;两下,她是让爸妈多保重;三下,她的意思是说:爸妈,别哭了,女儿真的没事……电话这端的敲击声敲碎了老人的心,电话那端的泪水却让晓红更加坚强,她要活下去,她要用微笑抚慰亲人的心。

看着饱受磨难的晓红,爱人心如刀绞,而她依然面含微笑。上呼吸机那天,爱人再也忍不住了,他跑到卫生间失声痛哭,给亲友打了10多个电话,却哭得没有说成一句话。晓红看到他从卫生间里出来眼睛红红的,便微笑着在纸上写道:“用上呼吸机,轻松多了!我没事,有我最爱的人陪着我,我很幸福,我肯定会好起来的。”后来的几天里,晓红时常沉浸在幸福憧憬和美好回忆中,她断断续续地写着:“我们还有那么多事要做,还有那么多理想和愿望没实现,我不会离开你的。等我好了,我们一起考研,一起去旅游,我们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看2008年的奥运会,我们一起白头到老。”这就是晓红用微笑写下的留言……

4月16日凌晨,晓红在爱人的泪水中,写下最后的留言:“我不后悔。嫁给了一个我最爱的人我不后悔,跟你来到北京当兵我不后悔,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我不后悔。我治好了那么多病人,你应该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3时30分,28岁的晓红永远闭上了眼睛,安静的面庞没有一滴泪水,仿佛仍然含着微笑。

4月16日的朝阳在晓红走后升起来,照着她空空的病房。晓红走了,她再也看不到鲜红的旭日,再也回不到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回不到她眷恋的家。

6月3日,晓红生前工作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矗立起一座她的塑像。

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一批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6月23日,从全军和武警部队抽调小汤山医院的千余名医务人员开始撤离北京。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北京实行“双解除”,即解除旅行警告和从非典疫区名单中除名。

风雨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明天更加美好。

李晓红,一座白衣战士的永恒雕像,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人们心中……

李晓红是我们河北人,但更是军人和战士,在与“非典”短兵相接的日子里,她用28岁的生命留给这个世界一个令人心碎的微笑。

———河北医科大学 王晓

作为一名护士,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了“白衣天使”的最高荣誉。她善良勇敢的心曾和社会一起律动,她身上体现了全体医务人员舍生忘死的精神。

李晓红,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

———廊坊市 崔占元

2003非典小英雄的故事作文

我从来就没相信过所谓的白手起家,这四个字就透着一股子离谱。同时我也很讨厌那些标榜自己白手起家的,用着爹妈给的资源、人脉、关系,然后个脸说自己白手起家,偏偏那表情还一幅尔等草民对能力一无所知的样子,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勇气,梁静茹吗?

一.?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的父亲,都不是小角色

提到马云,很多人总是把他跟白手起家四个字挂接在一起,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后辈,不要总想着靠父母,你看看人家马云,白手起家到百亿富翁,人家可都是靠自己。

而实际上呢?1999年的时候马云创立阿里用了50万美元,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时候我爸一个月的工资是800,按照那个时候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来算,50美元是我爸4000个月的工资,换算成年,大概是300多年。而马云之所以能够拿到这笔钱,是因为他爹名为马来法,是浙江省曲艺协会的成员,还是名艺术大师。

马化腾和王健林就更不用说了,马化腾他爹是经济学家,王健林他爹当年就是副校长,这几位你们拿来宣扬白手起家的大佬就没一个缺有钱的爹的。

这咱们就不说了,咱说说现在的那些所谓的年轻有为的青年企业家。先说王思聪吧,毕竟他爹王健林搁前面出场了,在熊猫还没清算之前,多少人说王思聪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大做强的?他爸给他5个亿这事咱都撇一边去,同样拿5个亿进商圈,他那5个亿能当10个亿花,你要是没有个有地位的爹,你那5个亿就只能到2.5亿花,能明白这话的意思吗?

想要创立公司,金钱是第一位的,而排在金钱之后的,紧接着就是人脉、关系、资源,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而现在大家所标榜的白手起家,大部分都是拿着父母给的启动资金,然后靠着父母多年来打拼出来的人脉圈子,拿着父母找的资源,靠着父母的关系,得到点小成绩就说自己是白手起家,是值得登上中国十大青年的年轻企业家。

呸,你们也配。

二.?这个年代,真的还能白手起家吗

说实话,放在九几年的时候,白手起家这个词并不是异想天开,无论是下海经商,还是倒卖一些商品赚取差价,因为各行各业大多都处于蓝海时期,机会多、空间多、市场占有率低,那个时候你有脑子、有魄力,白手起家还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但现在是真的很难了,各位不妨去看看你们身边那些所谓的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吧,我不否认他们其中确实有很多人真的很有能力,可这个有能力也不过是加分项罢了,他们可以动辄万八千的请领导吃饭,可以眼睛都不眨的请整个办公室喝奶茶,这些,如果换成是家境贫寒的人,做得到吗?

你可能会说,这是没有魄力,这是穷人思维。

你错了,这不是,这是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能忽略,且更不能无视的干扰因素。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穷人思维,你让每天零花钱只有5块钱的人,比每天5000块钱零花钱的人更有魄力,这本身就是在用“双标”思维去思考事情。

因为你所谓的富人思维和魄力,是他父母的地位和金钱带来的,你把他扔村里长大,他就会失去这种能力,那你凭什么说这种能力是他天生的呢?

再者,现在很多的鸡汤把不成功归咎给了不努力。可事实上呢?如果996还不算努力,那007算不算?为什么那么多人拼了命的在工作,却依旧拿不到与自己生命价值相媲美的工资和地位?这时候你是不是又要搬出能力来说事了?快算了吧,在这个年代,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父辈的经济地位所给下一代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是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角落的。

你投胎投得好没有问题,你可以享受着豪车、美女,但请不要总是标榜自己白手起家,因为你的手从一开始,就拖着父母给予你的金子,这个金子是金钱、是人脉、是关系,更是资源,拿着这些,去反骂别人穷人思维,还要不要脸呢?

知名创业者选择创业项目的理由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过重于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

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李晓红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97级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工作,今年4月16日英勇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员称号。李晓红烈士牺牲不久,河北医大党委和团组织就作出了开展学习李晓红事迹活动的决定,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响应。作为河北省抗击非典斗争的主力军,河北医科大学为夺取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金普乐教授被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员”称号。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就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医务工作者用生命维护着自己的职业尊严。年仅28岁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治非典斗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医务人员。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她为“全国优秀***员”称号;人事部、卫生部和总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奖章”;武警北京总队党委批准她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武警部队党委作出决定,在全部队广泛开展向李晓红同志学习的活动。

李晓红,女,1974年7月生于承德,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被病毒感染后,她还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试验,愿以她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点30分光荣殉职,时年28岁。2003年5月1日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员”称号。被武警北京总队追记一等功,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义无反顾投身防非前沿

1992年高考,崇尚救死扶伤的晓红报考了河北医科大学。5年后初冬,走出大学校园的她选择了部队,成为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一名军医。“这世界上有两个职业最危险,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军人。”父亲说的这两样晓红都选了,而正是这两样危险的职业注定了她的风雨人生。

由于晓红已有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医院批准她从3月24日开始休假,可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却让晓红毅然放弃休假。那时的她清醒地意识到,白衣战士将要在一个特殊战场上冲锋陷阵了。3月25日,晓红所在医院内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烧病人,虽然她不是主管医生,但病人的症状如一片阴云掠过她的心头:非典?!在26日的会诊中,晓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原来搜集整理的非典资料成了她诊断和治疗的有力依据。27日中午,这名患者被确诊患有非典。晓红的未雨绸缪,为医院尽快确诊非典病例、尽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积传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来可能措手不及的战斗,由此便有了科学防范。

非典让内二科顿时战云密布,也给整个医院带来了焦虑和不安。然而,最了解非典危害、也有理由安静地走开的晓红却坚定地走上阵地,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3月29日,星期六,内二科里有人开始发烧,在家休息的晓红照常到医院为战友看病。战友们都劝阻她,大夫也希望她就此留在家中休假。晓红说:“我和非典患者已经有了接触史,而且对非典也有了一些认识,我留下来最合适。再说,科里病倒的人越来越多,我怎么能走呢?我是这里的医生啊!面对疫情,我怎么能当逃兵呢?”晓红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有理有据的治疗方案。就这样,本来可以躲过灾难的她,冲上了与疫魔短兵相接的前沿。

生死抉择把生机留给战友

3月30日,晓红开始发烧。但人们怎么也没想到,她的生命时钟从此开始了短短18天的倒计时。高烧一夜的晓红用了整整一瓶酒精来退烧。31日清晨6点,她把最后一点冰凉的酒精抹在额头上,让同在一个单位的爱人相信她已经退烧。两个人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去上班,然而这一走,晓红就再也没有回来。

酒精瞒不了病情,晓红很快高烧到39度,科里情况也非常严重,已经有10多个人开始发烧。这天下午,晓红第一次以患者的身份住进了自己战斗的地方。4月1日中午,上级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4个转往解放军309医院的指标。这是全军最权威的治疗传染疾病医院,转到那里治疗,就意味着生的希望。院领导在确定转院人员时最先考虑了晓红,然而当爱人把消息告诉晓红时,她却坚定地说:“我年轻,抵抗力强,应该先转年纪大、病情重的同志!”

4月4日下午,医院领导宣布第二批5个转院名额的第一个名字又是晓红,而她的执意推让,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4月5日,已随集体转移到京郊某隔离点的晓红,再次推让了弥足珍贵的1个转院指标。全院上下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个指标一定要给晓红。而她却说:“郭主任将近60岁了,病情比我重,他不走,我坚决不走!”4月6日中午,专家组会诊认为,晓红病情危急,必须立即转院治疗。下午,第四批3个转院指标一到,医院领导研究决定,这次不再和晓红本人商量,要强行把她转院。当她看到郭主任被担架抬上车时,这才允许战友们把她抬上担架……

从容镇定驱散恐惧阴霾

在非典疫魔横行肆虐的日子里,一些人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然而晓红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她用微笑编织成一道战地彩虹,驱散了战友心中的阴霾,她的从容镇定、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战友之间互相传递的精神力量。

得病后的晓红从未把自己当患者,她反复强调自己是名医生。3月31日上午,发着高烧浑身无力的她强撑着整理出自己分管的8名病人的详细病情和治疗方案,细致入微地交代给同科医生,然后才给自己挂上了吊瓶。医生少病人多,晓红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后,举着吊瓶加入了医护人员的行列。无论大伙怎么劝阻,她只有一个回答:“我是医生,我没事!”4月2日,医院决定把五官科也划作隔离病区,分流内科部分病人。由于五官科没有专业内科医生,很多人不愿转移。晓红站出来镇定地说:“我是内科医生,我会照顾大家,咱们走吧!”是她举起吊瓶,第一个走向五官科……

疫情在蔓延,病情在加重。4月4日深夜,为了切断传染源,上级决定北京武警总队医院所有非典感染者全部转移到京郊某隔离点治疗。命令下达后,病区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和恐慌。没有人下楼,没有人登车……就在这时候,晓红站出来坚定地说:“组织上这样决定,是从抗击非典大局考虑的,有医护人员和我们一起走,怕什么?!相信院里领导和战友们绝不会撇下我们不管!”几句真心话,触动众人心。看着大伙全部下了楼,晓红才拖着病体走下来。见大伙还是不肯登车,她甩开爱人的搀扶,登上了大轿车。看到晓红的举动,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跟在她的身后陆续登车。

车外万家灯火,车内一片凄凉。同车病友后来回忆说,在那个黑暗之夜,晓红就像一个提灯女神,让喧嚣的世界、恐慌的人心都安静下来。与晓红风雨同舟的战友们说,那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晓红就像一面不倒的旗,在惊恐与绝望中,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笃信科学申请药物实验

从“纸上谈兵”到与非典的“零距离接触”,从挑战病魔到直面死亡,晓红越来越相信科学终究胜利,科学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希望。然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心里也十分清楚,一个真正的白衣战士,应该有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的勇气,来换取更多的生命,换取这场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

住进302医院后,晓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爱人,记下这里的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记下她用药后的反应,传回隔离点,为那里的治疗工作提供帮助。从这一天起到晓红牺牲,她的爱人7次为后方提供治疗方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是晓红用生命书写的珍贵处方。

晓红转院的第4天,呼吸已经极度困难,医生为她上了呼吸机。爱人心凉了,同为医生,他明白,这是病重的信号,这是生命的警告。同是医生的晓红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同非典病魔的拼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此时的晓红已经不能说话,她在纸上写道:“有什么新药需做试验,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先在我身上试一试,我愿当个试验品,为早日治好非典做点贡献。”爱人含着眼泪把纸条交给了医生,医生含着眼泪紧紧地攥住了他的手。这尺书片语就是晓红的生命承诺。

4月15日,是晓红转院以来精神最好的一天,然而这一天的夕阳,也是她看到的最后的夕阳。好像是有了什么预感,她在满天落霞中写下这样的话:“非典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管理、防护、治疗等方面都应该好好总结……”这是一位白衣天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对医院和社会疾病防治机制的沉痛反思,她希望这用生命作代价换取的教训能唤醒更多的人。

笑对病魔作别至爱亲朋

晓红的病情,扯碎了亲人和战友们的心。从发病到牺牲的18天,不知多少人在为她伤心落泪。然而晓红始终没有流过一滴泪。

因为人类对非典的了解甚少,恐惧曾一度震慑人心。然而战友们都记得,晓红每天都是微笑着走近病人,望闻问切,无微不至,她用微笑化解着病人心中的冰霜。战友们更记得,当疫魔突然袭击,包括晓红在内的多名医生护士一下子变成了病号,病毒在传染,恐惧和绝望也在传染,晓红忍着高烧依然微笑:“哪有医生被病吓倒的?要相信科学,广东能治好,北京也能治好!”她用微笑传递着信心和希望。

怕父母担心,怕亲人挂念,晓红一直坚持不让爱人向家里透露消息。父母都记得,直到转院的那天,他们像往常一样每周一次通电话,晓红连喘带咳地说不出一句完整话。两位老人才知道女儿已经病重,哭声从话筒传出,泪水顺着电话线流淌,晓红却用尽全力让父母听到她一如往常的笑声,虽然笑声喑哑,断断续续。父母更记得,转院后的晓红已经很难说话,每次通电话,晓红就用手指轻轻敲击听筒来回答:一下,她是让爸妈放心;两下,她是让爸妈多保重;三下,她的意思是说:爸妈,别哭了,女儿真的没事……电话这端的敲击声敲碎了老人的心,电话那端的泪水却让晓红更加坚强,她要活下去,她要用微笑抚慰亲人的心。

看着饱受磨难的晓红,爱人心如刀绞,而她依然面含微笑。上呼吸机那天,爱人再也忍不住了,他跑到卫生间失声痛哭,给亲友打了10多个电话,却哭得没有说成一句话。晓红看到他从卫生间里出来眼睛红红的,便微笑着在纸上写道:“用上呼吸机,轻松多了!我没事,有我最爱的人陪着我,我很幸福,我肯定会好起来的。”后来的几天里,晓红时常沉浸在幸福憧憬和美好回忆中,她断断续续地写着:“我们还有那么多事要做,还有那么多理想和愿望没实现,我不会离开你的。等我好了,我们一起考研,一起去旅游,我们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看2008年的奥运会,我们一起白头到老。”这就是晓红用微笑写下的留言……

4月16日凌晨,晓红在爱人的泪水中,写下最后的留言:“我不后悔。嫁给了一个我最爱的人我不后悔,跟你来到北京当兵我不后悔,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我不后悔。我治好了那么多病人,你应该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3时30分,28岁的晓红永远闭上了眼睛,安静的面庞没有一滴泪水,仿佛仍然含着微笑。

4月16日的朝阳在晓红走后升起来,照着她空空的病房。晓红走了,她再也看不到鲜红的旭日,再也回不到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回不到她眷恋的家。

6月3日,晓红生前工作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矗立起一座她的塑像。

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一批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6月23日,从全军和武警部队抽调小汤山医院的千余名医务人员开始撤离北京。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北京实行“双解除”,即解除旅行警告和从非典疫区名单中除名。

风雨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明天更加美好。

李晓红,一座白衣战士的永恒雕像,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人们心中……

创业首先就是要确定一个好的 创业项目 ,有了好的创业项目创业就会事半功倍,没有的话,就会事倍功半。那么一个创业项目被选中的理由是什么?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关于创业项目的理由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90年代的创业

 任正非 华为集团

 创业时间:1987年

 创业地点:深圳

 我创业的理由:不懂做生意,欠了200万,被逼无奈走上创业路。

 要看任正非的 故事 可不太容易,一位记者戏谑一直等到退休都没能采访到他。任正非为什么创业?答案竟然是被逼上梁山的。经过媒体的各种描述后,黑马哥发现了具体经过可能是这样的?1983年,任正非复员转业到了深圳南海石油基地,并在那儿工作了四年,当着一个小干部,而此时他已经44岁了。四十几岁的任正非,还不太懂经商,在一次交易中竟然被人家骗了两百多万,之后任正非稀有地在一次访谈中讲到这个事,说经此之后,他搞懂了什么是市场经济,也搞懂了什么是“客户”和“货源”。最终,是为了还债,他选择了东拼西凑两万一千块注册了华为公司,代理香港的通信设备,而就是在代理过程中他发觉,老是帮着外国人卖设备,实在不甘心,最终决定了走自主研发之路。

 任正非的创业语录:当时我在国有企业干得不好,人家也不要我,我还写了 保证书 ,人家也不要我,只好走向创业。当时,私人企业是很不时髦的事情。根据深圳87年(18)号文件,可以创立民间科技,就走上这条不归路。到了深圳才发现, 打工妹的收入都比我们多,然后就开始融入社会了。

 朱新礼 汇源果汁

 创业时间:1992年

 创业地点:沂蒙山,后到北京

 我创业的理由:“要致富,种果树”之后,看见大量果子烂在地里卖不出去,想办法变成果汁卖出去。

 和很多那个年代的企业家一样,朱新礼是一位扎根在农村的企业家。他担任过农村党支部书记等各种职务,对农村和果农有着浓浓的眷恋之情。80年代后期,“要致富,种果树”的战略实施之后,沂蒙山区的水果产量确实是爆棚了,但受困于交通和加工等原因,大量生产出来的水果并不能够顺利实现变现。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朱新礼就辞去了公职,想看看能不能在这些还没有实现价值的水果身上做做 文章 。毕竟,对一个对农村生活有感情的人来说,看到乡亲们种的大片水果就这样白白烂在地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93年,朱新礼接手的罐头厂做出了第一批浓缩果汁,据媒体报道,他当时一个人带着样品,背着煎饼就去德国参加展会了,最后竟然拿到了第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震惊了当时的许多人。94年,他带领不到三十人的团队到顺义打拼,开始了在北京的 创业之路 ,他的事业也就这样慢慢做大了。

 朱新礼的创业语录:到现在我创业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有说我成功。我做企业一开始创业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全部向好处想从来没向坏处想。在创业之中,坎坷、陷阱、困难、困苦太多,越走越害怕,越走越小心谨慎,就像一个司机一样,刚学会开车的时候他不知道,越开快越过瘾,但是一个老司机会想很多很多。

 王卫 顺丰速递

 创业时间:1993年

 创业地点:广东佛山

 我创业的理由:给对岸的香港人送印染小样,因需求太大,转行开快递公司。

 和任正非一样,王卫也不是一个容易被媒体捕捉到的人。少有的采访中只是大致透露了一些他当时创业的经历,在顺德做印染,常常需要把样品寄到香港给客户看,当时大量的香港企业都有这种需求,而国内的邮局又不能满足他们对速度的要求,93年,年仅22岁的王卫找父亲借了10万元钱,找了5个小伙伴,注册了一家叫做“顺丰”的快递公司。据媒体报道,刚开始创业的王卫是这样的形象:背着一个装满合同、信函、样品和报关资料的大包,往返于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

 王卫的创业语录:王卫语录?你想多了。据说有一个香港的狗仔队为了拍他,混到顺丰公司当了一天的快递员,收发了300多个包裹,最后照片虽然拍到了,但不久后又在网上消失了。

 2000年左右,这帮玩互联网的人出道了

 李彦宏 百度

 创业时间:1999年

 创业地点:北京

 我创业的理由:美国教授问,中国有计算机吗?太伤自尊了!

 1987年,来自山西的学霸李彦宏考上了北大图书情报专业,不过后来他对此专业并不感兴趣,很早就开始规划人生的李彦宏这个时候想的都是,去美国 留学 ,他也给自己选了一个看起来前途远大的专业,学计算机。91年,23岁的李彦宏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但刚开始去很遭人鄙视,学的是新专业,课也跟不上,一度让授课老师怀疑:你们中国有计算机吗?这位受挫的北大娇子后来发奋图强,决定要改变现状,一位高考状元想改变他的学习状态似乎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很快,他适应了留学生活,成绩也跟上了,进入名企实习了,去华尔街待了三年半。

 在海外8年时间让他得到了稀有的历练机会,而国内的互联网界也正经历着疯狂的变化,1999年,他回到北京,租了两间房,找了5个技术人员,1个财务人员,开始经营搜索业务。

 李彦宏的创业语录:我回国创业前在硅谷当工程师,觉得种.种花草也挺开心,但我太太鼓励我去加入公司,那时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并由自己控制方向。回国创业是最合适的选择。在人生的选择道路上,我好像没有很不顺利的过程,只是面临着一些选择。我真正的梦想并不是“美国梦”,不是舒适的生活。在美国创业应该也有机会,但中国的机会更多,这是我当时的一个判断。

 丁磊 网易

 创业时间:1997年

 创业地点:广州,后到北京

 我创业的理由:在国企上班,我有一种难尽其才的苦恼。

 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 后,丁磊回老家,当起了一名公务员,但一种“难尽其才”的苦恼始终伴随着他,终于有一天他爆发了,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丁磊辞去了当时的工作,生于江浙的他最终决定去广州闯世界,在某家公司当了一年的程序猿之后,他又萌发了辞职之意,这次他想独立出去创办一家和“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因为自己觉得互联网可以变得更容易,他的新公司干脆取名为“网易”。

 丁磊的创业语录:因为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给了我这样一个青年人很大的信心。我也认识到,未来互联网将会很快超越单纯的话音服务,可以去开拓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刘强东 京东

 创业时间:1998年,2004年

 创业地点:北京

 我创业(电商)的理由:非典来袭,没人在我店子里买产品了,只好拿到BBS上卖。

 你至今还能在中关村听到霸道总裁强东哥的 创业故事 ,很多人都说他是从卖光盘起家的?其实说到起家,不如说他第一次创业是开了一家餐馆,尽管那是一个惨痛的失败经历,后来据刘强东回忆,餐馆失败还是自己的错,不懂管理,也不懂财务,吸取教训之后的他进了一家公司打工,两年后还完了欠债,在这之后,他又想自己创业了,第二次创业他在中关村开了一家专卖电子产品的商店,和现在中关村的那些地面门店没有两样,只不过他的店开得比较大,2003年他已经赚了一千万了。但次年的非典让他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焦虑,大家都不愿意出门,生意自然每况愈下。

 据其后来回忆,有一阵子他和员工们每天就是在网上发帖子卖产品,但没想到效果奇好,从此以后,他开始把重心放到了互联网电商上。

 刘强东的创业语录:我创业至今,从没有暴利的念头,就是细水长流、薄利多销、规模为首,这是老祖宗教的,我坚持这个原则,所以我是中关村第一个明码标价的商户。

 2011年左右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张旭豪 饿了么

 创业时间:2008年

 创业地点:上海

 我创业的理由:深夜叫不来外卖很伤脑筋,干脆自己干。

 这位成名于近几年的年轻CEO的故事已被太多人讲过,“交大宿舍”、“熬夜打网游”、“自己送外卖”是这故事常常带着的标签。虽然成名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其实开始于2008年。他们最开始的劳动全部是人力推动:把交大闵行校区周围的餐馆信息搜罗一遍,印成“饿了么”的小册子在学校发放,同学要订餐,电话就会打到张旭豪寝室,之后再由张旭豪和小伙伴去餐馆取快餐,然后送给顾客?

 和他的前辈们当年所处的创业环境很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创业项目一出道就已经有了很多的竞争对手,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兴起为他们项目助推,也带来了竞争的强度和难度。有人认为,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大局已定,但更多人认为,好戏才刚刚开始?

 张旭豪创业语录:我们渐渐地感觉有成就感,感觉通过技术和 思维方式 改变了一些人的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年在中央电视台报道最多的是马云到义乌拉中小商户上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坚定了我们一定要把饿了么做下去。

 王兴 前美团网创始人,现美团和大众合并后新公司的CEO

 创业时间:2003年,2007年,2010年

 创业地点:北京

 我创业的理由:天生躁动不安的创业者

 王兴属于来自清华系的连环创业者,十二年时间,他已创业三次,且都是行业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和李彦宏们不同的是,同样留学美国的他,没有完成博士学业就回国创业了,此后他的名字和三个公司连在了一起:校内、饭否、美团。或许你对其中第二个网站有些生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早于新浪微博的一个社交SNS网站,505天解封之后,商业环境已经风云大变,也再没有第二个微博的余地了。

 之后,美团也顺利从PC时代过渡到移动时代,现在已经是互联网O2O领域的明星公司?此处也应有小伙伴大众点评的身影,美团网和王兴接下来的命运?时间才有答案。不过从王兴之前的履历来看,他绝非一个会停止折腾的人。

 王兴创业语录:创业并不简单,但也并不痛苦,除非你干的事情很不适合你。对有些人来说跑步或举重是需要用巨大毅力才能坚持下去的痛苦的事,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些活动本身就充满乐趣。

 庄辰超 去哪儿创始人

 创业时间:1997年

 创业地点:北京

 我创业的理由:“建立一个举世通用的商业模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商业成功。”

 庄辰超属于北大创业系人物,即便是在创业之初,他的眼界看起来都十分“宽广”。1997年,他开始自己的首次创业,公司最后卖给了Chinabyte,这是庄辰超第一次卖掉自己的公司,之后他又通过卖掉自己的第二家公司“鲨威体坛”赚了1500万美金,买主是李嘉诚。2005年,百度即将上市,庄辰超和合伙人戴福瑞看中了垂直领域的搜索机会,虽然那时已经有携程,但他们自信可以用完全不同的 商业模式 做出一家新的公司来。

 之后的故事和最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在创立十年之久之后,去哪儿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携程合并了。和美团的故事一样,这是一个让人“看不懂”和“恍然大悟”两种感受并行的时代。

 庄辰超创业语录:去哪儿会不会是我终身的事业? 用“事业”来描述去哪儿,有些沉重。我更愿意把去哪儿当成我喜欢的游戏,我还没有玩腻。我投入到这个游戏中,工作便变成了消遣。在这个游戏中,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战斗。

 而最初的创业者,又将作出怎样的决定?

文章标签: # 晓红 # 非典 #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