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江西2009年高考状元-江西2009高考状元

tamoadmin 2024-08-27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的办学成果2.11年前,江西高考状元因抢劫银行被判10年,出狱后如今生活怎样了?3.江西小伙671分成高考状元,进清华大学入读3天就要退学,后来如何?4.江西状元671分考上清华,却到清华3天就想“退学”,这是怎么了?5.母亲陪读,高考671分摘状元上清华的江西男孩,如今怎样?6.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做的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的办学成果2006年高考,该校胡鹏同学以637的高分摘

1.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的办学成果

2.11年前,江西高考状元因抢劫银行被判10年,出狱后如今生活怎样了?

3.江西小伙671分成高考状元,进清华大学入读3天就要退学,后来如何?

4.江西状元671分考上清华,却到清华3天就想“退学”,这是怎么了?

5.母亲陪读,高考671分摘状元上清华的江西男孩,如今怎样?

6.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做的

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的办学成果

江西2009年高考状元-江西2009高考状元

2006年高考,该校胡鹏同学以637的高分摘取市文科状元桂冠,王丹丹同学以633的高分获市文科第二名,,全校600分以上人数22人,文科600分以上人数6人,约占全市人数的四分之一,二本上线368人,其中一本上线127人,创吉安县立中学历史新高;2007年高考又大获丰收,曾聿赟同学以688分成绩列全省第五名,曾聿赟、刘慧菁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600分以上38人,二本以上361人,实际录取450多人;2008年,二本上线人数达400多人,一本上线人数净增23人;2009年高考,在该县小学“五改六”最后一年的生源素质的情况下,县中应届二本以上上线人数203人;2010年高考县中一本以上上线人数(237人)居全市第一,其中600分以上高分人数居全市第二,二本以上上线人数(525人)居全市第三;2011年高考,县中一本上线人数居全市第三,其中600分以上高分人数(28人)居全市第三,二本以上上线人数比2010年多20人,裴晓微同学又勇夺全市文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3年该校刘静同学列全省文史类第9名、全市第1名,彭鹏同学列全省理工类第25名,这两位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

11年前,江西高考状元因抢劫银行被判10年,出狱后如今生活怎样了?

天才之舟,在汗水的河流里启程。——佚名

导语:其实对于一些高考状元来说,他们都不是死读书才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而是善于总结,通过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学习方法事半功倍,毕竟高考竞争过于激烈,想要在这场考试中胜出,成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要争分夺秒的学习,11年前,江西高考状元因被判10年,出狱后再次考进985名校。

被关进了监狱

这个高考状元的名字叫黎力,他出生于江西,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过父母都是比较开明的人,知道读书和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的机会,就从小给黎力灌输好好学习的思想,而且还对他要求很严格,在父母的管教下,黎力成为一个学习认真刻苦的人,而且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很优秀,他自信满满去参加高考,成功考出554分,当时的黎力只有16岁,这样优秀的他自然就成为了父母的骄傲,进入大学的黎力,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就开始不再努力学习,而是去逃课玩乐,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了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甚至导致很多科目不及格,不过他没有奋起直追,反而更加的不在乎,后来毕业之后,他就想要赚很多钱,甚至为了钱直接去,最后的结果就是为自己错误的行为买单,他被判刑十年,11年前,黎力被关进了监狱。 ?

考上了985大学

黎力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就在监狱中好好表现,改过自新重新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年过去了,他就被刑满释放了,他就下决心去高考,让自己的将来变得更美好,而不是庸庸碌碌过完这一生,进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他再次走上了高考的考场,这次的成绩很优秀,成为了江西的高考状元考上了985名校,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这次他决定在大学中好好学习知识,争取顺利毕业。

有的时候因为一念之差而去做一些错事,后来不得不为自己错误的行为去买单,不过如果可以及时迷途知返,去好好努力拼搏,将来的结局一定不会太差,毕竟越努力越,其实这个社会相对来说也是宽容的,会对那些虽然曾经犯错,但是真心悔改之人很多机会,这样他们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重新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因为一时冲动犯了错误,就想办法去弥补过错,之后做一个好人,这样还是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

结语:黎力的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必须是靠着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所谓的捷径有可能让你的生活陷入了万丈深渊的,年轻的时候就去拼搏吧,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江西小伙671分成高考状元,进清华大学入读3天就要退学,后来如何?

中国自古以来对教育非常重视,古时更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可见人们对知识的重视和渴求。在现代来看,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特别是对于清华北大这样一类的名牌学校。但是你能想到吗,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有人考上了却不愿意去读而选择退学,这就是江西小伙以671分成高考状元进入清华大学,入学仅三天后就选择退学,那么这到底又是咋回事呢?

邱瑞昆是当年江西的高考状元,在上台发言时他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进入大学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但是在清华,刚入学就让邱瑞昆压力倍增,他觉得自己身边都是十分优秀的池子,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他们都特别优秀,有自己的特长,这让邱瑞坤有了想逃跑的冲动。在上台竞选班干时,邱瑞坤就明显意识到自己各种方面的不足,相比于他人他没有信心。也确实,在清华这样的名校,总会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

邱瑞坤真正想退学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在一次讲座中,有一位老师讲到,等到期末第一次考试之后,你就知道考试不及格是什么感受了。邱瑞坤突然觉得害怕,在清华这样人才顶尖的地方,还有人会为考试不及格而烦恼,可知清华的考试难度是多么的难啊。邱瑞坤认为,在清华这样活动丰富的地方,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想要很快的融入大学校园,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这也让他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各种压力在他身上,可能一时间难以接受吧,退学也是他最后的选择。

这不禁让人为他感到可惜和遗憾,毕竟清华是每一个学子的梦,选择退学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吧。同时这也给那些想入大学的学子一个更好的教训,大学生活很美好,但是也会有各种的压力和经历,刚入大学可能会不太适应,习惯了以前的团体活动而难以接受自己一个人,但是大学就是这样,要想变得更加优秀,只有独处,自己自习,多去图书馆等,你才可以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优秀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

在这里也想提醒那些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很快的适应生活,学会会融入集体,多参加些集体活动或者社会实践,可以让自己找到归属感,同时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信心,不过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基础上,要把专业知识打牢,要学会自习多去图书馆,大学就是要自习才能更加优秀,还要积极主动,不会的地方要多问老师和同学,要学会实践贯通,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大学也是一个小型社会,你只有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才会应运自如。

江西状元671分考上清华,却到清华3天就想“退学”,这是怎么了?

对于江西状元高考671分考上清华,到了清华3天就想退学这一话题,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01、缺乏新的目标。

不少大学新生在高中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考上大学,而上了大学后反而迷茫了,因为他们缺乏新的目标,错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我想这位江西状元也是这样,到了大学找不到新的奋斗目标,因此有了退学的想法。因此大学新生在入学后要重新为自己确立目标,只有这样大学生活才会充实

02、没有正确认识大学的竞争。

很多考入名校的同学在中学时期是班级的佼佼者,有些是各地的高考状元,到了大学,周围很多都是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同学,一时间很可能接受不了。这位想退学的状元也很可能是这种情况,他们都缺乏对大学竞争的正确认识。到了新的环境,面对周围更优秀的同学,更应该激起自己努力学习的斗志,而不是选择退缩

03、没有适应新的环境,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像这位高考状元上大学没几天就想退学还有可能是因为一时没有适应大学的环境,不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中学阶段的生活比较简单,只要搞好学习就可以了,很多生活上的琐事如洗衣服等都是由家长操心的;但上了大学就不同了,我们要学会自己洗衣服、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如果有些大学生一时适应不了,可能也会产生退学的想法。尤其是大学生活一般是集体生活,不像中学很多家长租房陪读,这方面也需要慢慢适应。

总结

江西的高考状元考上清华想退学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缺乏新的目标对大学的竞争缺乏正确认识没有适应新的环境,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希望大学新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重新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我是爱聊教育话题的高校教师,欢迎大家关注我

母亲陪读,高考671分摘状元上清华的江西男孩,如今怎样?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孟母三迁,是指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听说,在孟子小的时分,他们家住在墓地左近,孟子就会学大人祭拜、办理丧事。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开端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左近,孟子开端变得守次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很称心地点着头说:“这才是孩子应该寓居的中央。”

现代也有不少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效仿孟母三迁。10年前,江西男孩徐师昌,就是在母亲的陪读四年后,以671分的优良成果,摘得省状元,胜利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也正是高考成果放榜以后,徐师昌一夜之间成为了江西的名人,被各大媒体的记者纷繁致电约请和访,而他背后的故事也就逐个被揭开了。

徐师昌出生于江西抚州临川乡村的一个贫穷家庭,父亲在外打工赚钱,母亲则在家种地及照顾他们姐弟俩,日子非常宽裕。

虽然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在15年前,为了把孩子培育成才,父母咬着牙将两个子女一同送到了临川一中就读。当时徐师昌的姐姐读高一,徐师昌读初二。

为了照顾两个子女读书,母亲只得留下来陪读,担任他们的生活起居,并在离学校左近的中央,租了一间条件较差的农民房子。这样子,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一人在外打工了,生活愈加艰难。

好在两个孩子很争气,在学习上不断很好,成果排名都很靠前。

而且,在后降临川一中的校指导也理解了徐师昌的家庭艰难,当即免除了他们姐弟俩的学费。

得到学校的协助后,姐弟俩愈加努力学习,两年后,姐姐考上了大学;而徐师昌以优秀的成果升入该校高中部就读。

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徐师昌每年还领到了奖学金,累计起来有5000元。他还参与了全国各学科竞赛,也获奖不少。

因而,固然家庭艰难,但是在学校的协助和本人的努力下,在临川一中读书5年的日子,徐师昌就是一个没有忧虑的孩子了,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生动,对将来充溢了自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师昌在高三的时分,就经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取得了降30分的优先录取资历。

之后,徐师昌没有放松学习,仍然坚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2010年高考中,他终于不负众望,以671分的高分,摘得江西省文科状元,如愿被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

得知儿子考了状元,母亲双眼含泪,说多亏学校正她的家庭的支持,如没有学校指导和教师的协助,就没有儿子的今天。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后,学校还会发给他一万元奖学金。父母感慨:这个学校真是一个暖和的大家庭啊!

在访中,徐师昌声音呜咽地说:“我会记住学校的恩情,记住母亲的艰苦付出。未来,我要在努力读书的根底上,认真学习在社会上生存的身手,我未来一定要努力赚钱,为社会做奉献,报答母亲,报答学校,报答社会。”

10年过去了,曾经由母亲陪读,高考671分摘状元上清华的贫穷男孩,往常怎样?

在清华学习期间,徐师昌一如既往地坚持在高中时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学问。为此,他连续取得三年的学业单项奖学金,还在电子设计大赛,博得了团体二等奖。

除了学习之外,徐师昌平常也积极参与学校内的各种团队活动,并在各种公益讲座上担任谐和员。

2013年,本科毕业后,他又选择读研讨生,继续进修。往常,他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和博士后,他的将来充溢了无限的希望。

其实,往常人们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干学习到好的习气。所以,徐师昌的母亲在孩子上中学时,在生活艰难的状况下,仍然决议要效仿孟母,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两个孩子双双考上大学。

正是由于母亲的协助,徐师昌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气,他的胜利不是靠诀窍、捷径,而是一步一个足迹的求学态度。他勤奋、刻苦的求学肉体和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做的

王极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学家,高考(微博)问题研究专家。从1995年连续潜心研究高考,多年深入高考第一线,访问了400名省级高考状元、百名高考状元家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被称作“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希望他对状元与高分学生家庭培养的研究分析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借鉴。

揭秘一:状元们的三大共性

王教授认为,状元们的成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他面对面、一对一访了400多位省级状元之后,也总结了他们的共性。

共性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

1999年高考改革以后,状元们是素质教育的产物。王教授一直强调,高考改革后的状元们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很高。

共性二:心理素质好

王教授说道:“心理素质好是状元成功的关键。状元们都有着阳光和辩证的心理。”王教授举了一个例子:2009年江西省文科状元李江雁,高三期末考试的时候是倒数第一。但是李江雁并没有因此受打击,她的心态特别好。她认为平时考得好值得高兴,平时考得不好也应该庆幸。这就是辩证的心理,用辩证的心态来看待考试的得失。

共性三:多才多艺

王教授多年的访发现,高考状元们大都多才多艺,他们有的热爱唱歌,有的热爱跳舞,有的热爱画画。而且理科状元大多获过数理化竞赛的奖项;文科状元大多是学生会的骨干,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中也屡获殊荣。这些状元们又能考试,又能竞赛,可谓全才。

揭秘二:状元的“高考成功公式”

王教授总结状元们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个高考成功公式:高考成功约等于“实力+心态”。

“实力”就是科学文化素质,“心态”就是心理素质。这两者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但是老师和家长往往重视了“硬件”(考生实力),却忽略了“软件”(考生心态)。

王教授在访中发现,考生心态好,高考成绩提高50~100分不是梦。王教授举了个例子,2002年北京市的高考状元陆程远,一模成绩598,二模成绩604,高考成绩704。陆程远向王教授表示:“爸妈不施加压力,我的心态很好,越考越放松,越考越顺利。”

王教授还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心态不好,有可能会得0分!一名考生平时成绩很不错,但是高考时心态不好,答题时手一直发抖;别人在写字,可他却在“打点”。这是典型的由于焦虑引起的书写痉挛症状。陆程远就曾表示,一开始高考答题时他也有此症状,但是后来由于自己心态调整好,也就恢复正常了。

揭秘三:培养高考状元的家教秘笈

秘诀一:教孩子做人比要孩子考第一更重要

很多家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天天叮嘱孩子好好用功,争取高分。但是王教授访的很多高考状元都说,自己的父母认为做人比成绩更重要。

秘诀二:父母坚韧的品格具有榜样作用

调查发现,状元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据王教授对状元父母的分析,状元们的父母60%~70%是工人、农民、司机。他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1999年浙江省文科状元陈春仙的爸爸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母亲不识字,但他们非常勤劳、勇敢,总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陈春仙在父母的榜样作用下,十分努力学习,坚强地面对困难,最终圆了入读北大的梦想。

秘诀三:大多数状元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温暖、理解、民主型的

王教授做了1800份父母教养方式的心理量表测定,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四大类。

过分保护型大约占30%。南京一位考研(微博)考生还闹了一个笑话,因为找不到考研教室,打车回家找妈妈,这都是父母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的结果。

过分监督型大约占30%。这些父母用画地为牢的方法,让孩子听父母的指挥。

严厉惩罚型大约占10%。这些父母会打骂孩子。相关研究表明,严厉惩罚型教育容易导致孩子走入唯唯诺诺或狂妄自大的两个极端。

还有大约30%是温暖、理解、民主型。这些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孩子与父母成为了朋友。王教授在访中发现,2009年的15个状元中,有14个状元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温暖、理解、民主型的。

秘诀四:相信孩子,学习上不加压

王教授在跟踪研究中发现,很多状元的父母甚至在孩子上初中以后,就不怎么管孩子学习了。非常信任孩子,不给他们施加压力,顺其自然。但是这些状元的父母往往很重视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名家观点:

状元高分是素质教育的培养成果,确有可借鉴之处

有很多人认为高考状元在数十年后,并没有起到****的作用,王教授认为这个观点是有所偏颇的。他说,不能单从数量上来看状元在数十年后的成就,应该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从比例上来看,状元们在数十年后出成绩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多年来,王教授与状元们保持着联系。王教授在访中发现,高考状元们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大多数状元在清华北大都能进入第一梯队。本科毕业之后,出国或者留校读研的人占了大多数。

“认为高考状元是书呆子、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这些也是人们对状元认识的误区。”王教授指出,1999年以后的高考状元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结果。他们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高分的杰出代表,状元们确实有很多自己的心得,他们身上有许多地方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

文章标签: # 状元 # 自己 #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