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08年高考模式,08高考方案

tamoadmin 2024-07-21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苏:08年高考新方案引强烈反响 反对观点集中五类2.安徽省08年的的高考方案是什么啊?3.江苏省08年的的高考方案是什么啊?4.大家对08年江苏新高考方案怎么看?语数外科目考试与学业水平测试一、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的考试要求方案中语文、数学每门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语文、数学附加题各40分。总分加上附加题分仍为480分。(语文考试时间为二个半小时+半小时,数学考试时间为二个半

1.江苏:08年高考新方案引强烈反响 反对观点集中五类

2.安徽省08年的的高考方案是什么啊?

3.江苏省08年的的高考方案是什么啊?

4.大家对08年江苏新高考方案怎么看?

08年高考模式,08高考方案

语数外科目考试与学业水平测试

一、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的考试要求

方案中语文、数学每门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语文、数学附加题各40分。总分加上附加题分仍为480分。(语文考试时间为二个半小时+半小时,数学考试时间为二个半小时+半小时)

二、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有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门,选修科目2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两门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2门选修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7门均为必修科目。

江苏:08年高考新方案引强烈反响 反对观点集中五类

总分升为750分,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扩展资料: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精神,结合江苏实际,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江苏将全面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建立全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强化过程性、常态化监管,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可信。

综合素质评价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六个方面进行写实记录,建立个人档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学生高中毕业前,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以统一格式提供给高校。

在考生分数相同时,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可作为高校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高校应在招生章程中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

百度百科-江苏高考新方案

安徽省08年的的高考方案是什么啊?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出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家长、学校、教育界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对此发表观点,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经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反对观点主要集中存在五大问题上,本报记者也请有关人士进行了解析。

 反对观点1: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科特长。

具体意见:对于“选修科目”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拔尖的学生而言,由于评定等级,看不出他们的优势所在。

 担心和建议:一流高校如何选拔秀的学生?物理、历史等选修科目算具体分数,不评等级。

 [观点解析]以往中学普遍有“重理轻文”的偏向,对理科的重视又表现在对理化竞赛的过分关注。新方案鼓励在全面这标的墓础上发挥特长,不鼓励功利地发展特长。事实上对于没有明显偏废的理化特长生,高校是有选拔自主权的,会通过合适的方式选到需要的人。

 反对观点2:考试科目增多,资格线要求太高,增加了学习负担。

 具体意见:原先的考试方案,不论是“3十小综合”,还是“3+ 2”,在会考过后学生都可以“扔掉几门”,高考的门数少了,学生感到负担就轻一些。现在虽然把所有科目分成了统考科目、必修科目、选修科目三类,每类权重不一样,对学生而言还是要尽努力把每一门考好。但89分和75分结果一样,让人觉得郁闷。

 担心和建议:一些类似于陈景润的“偏才”因不够等级资格线,被拒于高校门外。降低报考等级资格线,或者理化成绩对文科生的升学不形成影响,史政成绩对理科生的升学不形成影响。

 [观点解析]新方案用了选修科目覆盖该科目必修内容的做法,学生只要正常发挥,就无须重复考试。必修科目单科c级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即95%以上学生能达到及格线,因此估计必修科目考试的难度帽当于以前的会考,考生不必紧张。

 反对观点3:英语权重过大,导向不对。

 具体意见:国家发展最需要的是科技人才,而不是擅长语言的交流家。过分强调英语其实是“崇洋媚外”心理的表现。在工作当中需要经常用英语的人是少数,即使需要用英语,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或出国等方式在短期内获得提高。理化基础培养才是国家未来提高竞争力最需要的。

 担心和建议:英语分数降低,或者把英语放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进行。

 [观点解析]英语是国际通过语言,学习它是为了方便我们与国际交流,而非“崇洋媚外”。

 反对观点4:6门全A加10分,这对文科生不利。

 具体意见:文科容易突击,理科较难短期提高。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等科目,想达到90分以上非常难,理科生想把历史、政治考好却桐对容易。因此,文科生学业水平测试6门全A的可能性比四科生小。因此新方案实际上对理科生有利。

 担心和建议:拿不到6A竞争力下降。取消6门全A可以加分的规定。

 [观点解析]必修科目考的是基础知识,各科难度是大致相当的。史政考试也并非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文科生的这种想法显示出文科生的自信心不足。

 反对观点5:综合素质评价不可能公平。

 具体意见:综合素质评价可能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老师护短,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得B;第二种是老师对“听话”的学生印象好,给分高,对上课插嘴,敢于提出反对意见,喜欢“捣乱”的学生,给分低。

 担心和建议:第一种情况造成“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第二种情况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在诚信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取消综合素质评价。

 [观点解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依据每位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包括学生6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依据评价标准,学校每学期都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自评、互评(组评)、汇评,三个步骤严格进行,最后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学生、家长、校方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土都可进行监督。因为综合素质评价第一次进入高考视野,尚需“摸着石头过河”,才使人有不信任感。相信在改革过程中会进一步完善。

江苏省08年的的高考方案是什么啊?

对于省教育厅昨日正式公布的《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记者对比1月23日省教育厅发给各市教育部门的高考新方案意见稿发现,昨日公布的方案有7处内容作了比较大的变动,尤其学校和考生比较关注的高考统考科目选修Ⅰ的分值问题、“学业水平测试”时间、不合格考生的补测时间、往届生的录取政策等焦点问题,新征求意见稿都作了比较大的变动。

修改1:“必修内容”非必修模块教学内容

原稿:语文、数学、外语考试范围为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人文与社会基础考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科学基础考试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技术素养考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实行上机考试。

修改后:语文、数学、外语测试范围为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人文与社会基础测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科学基础测试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技术素养测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实行上机考试”要求被删除。

点评:此次发布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一个重大修改,就是将各学科的测试范围由“必修内容”改为了“必修学分相应内容”,这将避免将“必修内容”理解为“必修模块教学内容”,而完整的测试范围应该还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

修改2:统考选修Ⅰ分值由45分增至75分

原稿: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考全部科目。

修改后:学业水平测试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开考全部科目。在校学生每科目参加一次测试。

点评: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学生进行的学科基础素质的评价,此前的意见稿明确:考试内容为全部学科的必修模块内容。但是必修模块内容教学任务完成时间不一,有的学科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在高一年级就已经结束,而考试安排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时间拉得太长,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修改3:学业水平测试补测时间明确

原稿: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可参加补测,补考时间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

修改后: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可参加补测,补测时间安排在次年的1月份进行。

点评:测试补考时间退后,有利也有弊。

修改4:命题原则先“公平”再“创新”

原稿:命题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则。1.科学性。2.创新性。3.公平性。

修改后:命题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则。1.科学性。2.公平性。3.创新性。

点评:城乡的教学有差异,即使创新也要考虑那些简陋教学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仅仅顺序的变化,却有很深的寓意。

修改5:高考“选修”分值由45分增至75分

原稿:统考科目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与选修I的内容。其中选修I的分值约占6%,均为必做题。

修改后:统考科目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分值不低于10%,均为必做题。

点评:新方案草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6%的选修分值。但绝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认为,方案的选修分值比例太小,也不符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建议适当增加选修科目的分值。

修改6:信息技术课考生要“上机测试”

原稿: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内容。

修改后:学业水平测试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测试。

点评:信息技术是高中新课改的必修课程,是否列入高考,一直备受争议。此前,我省方案明确不考,此次增加“上机测试”目的很明显:高考不考,录取也要用,引导考生学习。

修改7:往届生录取“参考原会考成绩”

原稿: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每科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录取;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的录取不受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的限制;历届生及社会考生仍参照原有录取办法,过渡期为3年。同等条件下的2009届应届考生,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级(或优秀)数多的考生。

修改后: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录取;2008届及以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要求参考原会考成绩;社会考生仍参照原有录取办法,过渡期为3年,鼓励社会考生在过渡期内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艺体类及特招生的相应要求由安徽省2009年的招生办法另行规定。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级(或优秀)数多的考生。

点评:这一变化究竟是否能得到学校、教师、家长和考生的认可与支持,有待于3月上旬的听证会的说法。

-焦点

听证会将会关注哪些焦点?

昨天,记者在咨询部分高三一线教师和家长时了解到,针对省教育厅即将召开的新高考方案听证会,各方仍有不少期待和关注的焦点。

对于学业水平检测的考试环节,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之前的“会考”纪律并不严,行为时有发生。眼下,因为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要加入到学生的高校录取成绩中,因此要加大监考力度,增强阅卷信度,确保考生成绩准确可信。

同时,新方案意见稿中规定“选修课程的分值不低于10%,均为必做题”,但没有明确不同学科的分值,因此,还应该对统考各学科有较细化的分值比例,这方面内容希望能在以后各科考试的“补充说明”中体现出来。

而且,通用技术科考试也许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设置这一学科出发点是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但在教学实际中,“通用技术”似乎几经成为教学的“鸡肋”,教学中缺少必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难以完成教学,但又不能不教。有的学校认为,“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中规定“通用技术”“考试时间为30分钟、分值为20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表现。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重实践、重能力的特点,建议“通用技术”考试增加考试时间,并改为开卷考试。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从6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方案中对评价的方式、权重、等级作了具体的规定。但学校实际操作中,感觉到操作起来非常繁琐,一次评定下来要动用很多的人力、物力。方案中总评等级按“高一占30%,高二占30%,高三占40%”的比例合成,也有些不合管理实际。因此建议简化评价程序,适当增加高二阶段比例。

不过,具体听证会之后,该套方案还会有多大变化,估计要到3月以后才能揭晓了。

大家对08年江苏新高考方案怎么看?

首先是高二的时候已经进行过一个"小高考“,如果都是优的话加上高三选的两门都是优的话,在高考最后的成绩计算中加二十分,最后的高考只考语数外三门,如果是文科的人要在语文上加试二十分的题,理科的话加试数学。当然是人教版的了

这种模式的几点与中学教育及高校选拔不相容:

第一,语文与数学文理区分,这与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功能相冲突,现在很多大学一年级都不分专业,强调基础,而中学阶这种模式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明显区分文理,促使学生偏科,这与中学的基础教育不符.

第二,选考科目只分ABC,这不利于高校选拔,目前全省每差一分就有上千人,而这种ABC起什么作用,难道只看语数外吗?显然不利于高校选拔.

第三,不符合中学教学实际,如果这种模式,高三第一学期选考科目就考完了,选考学科的教师干什么?学生只学三门课,那么每个老师只能上一个班了,语数外老师这个学期严重缺乏.并且学生在这一个学期里只上这三门课,这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严重违反教育规律!

我想江苏高考模式的透露也许是有关部门的试探,看看中学教师有什么反应,我们不能眼看这种不合理的方案出台,这不仅关系生物教学的问题,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

文章标签: # 科目 # 学生 #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