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1986高考总分,1986高考总分多少 辽宁高校分数线

tamoadmin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生物遗传学发展目标2.16年前,陕西男孩675分落榜清华不甘心,复读一年考了多少分?3.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4.198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是多少?5.求河北省历年高考状元名单。6.文革前历年高考总分是多少7.梁实历年高考成绩1、张瑞伽,女,2015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高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高考分数:总分719分、语文140分、数学146分、英语142分、理综291分。张瑞珈的父母张

1.中国生物遗传学发展目标

2.16年前,陕西男孩675分落榜清华不甘心,复读一年考了多少分?

3.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4.198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是多少?

5.求河北省历年高考状元名单。

6.文革前历年高考总分是多少

7.梁实历年高考成绩

1986高考总分,1986高考总分多少 辽宁高校分数线

1、张瑞伽,女,2015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高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

高考分数:总分719分、语文140分、数学146分、英语142分、理综291分。

张瑞珈的父母张思学、姚红都是双桥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她母亲还同时担任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

在张瑞珈看来,父母对自己最重要的影响,还是与自己一起组建了一个和谐的家庭。他们没有把她当成小孩看待,但凡家里有何重要决定都要对她说,征求她的意见。

2、郑雅文重庆2016高考理科状元。

高考成绩:语文131分,数学150分,外语147分,理综292分,总分720分。

毕业学校:重庆市一中,高三(9)班;

自主招生考试:北京大学降分40分,清华大学降分到重点线。

3、杨馥伟,2017年重庆理科状元,高中毕业于重庆巴蜀中学。

2017年,杨馥伟以716分获得2017重庆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高考分数:总分716分;语文131分,数学146分,外语147分,综合292分。

小学就读于人和街小学,初中高中都就读巴蜀中学,成绩优秀,身边也有不少人向杨馥伟询问学习方法。高考结束后,他把自己总结的学习“秘笈”详细地记录下来,“无论拿没拿第一,都想要找到好的公布方式,把它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对于学习计划,杨馥伟直言,高三开始,自己就设置了初步的复习框架,“我只是按着计划执行,就像执行程序一样,内容具体到每天复习哪一门科目的什么内容。”

4、2014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为来自巴蜀中学的王棋明,他的高考裸分为689,加分后总分为699分。

巴蜀中学的王棋明表示,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已经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数学冬令营,表现很好。而自己暂时还没有决定读哪个学校,现在比较偏向于清华。

清华大学对他的政策是降到一本线录取,成绩为689,还有10分加分,总成绩699,但裸分689已经是状元。

5、冯寒野,男,汉族,2013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高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高考总分693。

2013年不是冯寒野的第一次高考。2012年,18岁的冯寒野上应届高三,一年三次角逐北京大学都宣告失败。2012年,冯寒野参加全国数学奥赛获得全国一等奖,获保送资格。为上北京大学,冯寒野报名参加了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但一场考试下来,自我感觉不错的冯寒野失败了。

网球王子纳达尔是冯寒野的青春偶像。这名神奇的网球运动员在一次又一次受伤后,在众多人士不看好的情况,凭借意志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再次成为球场上的胜利者,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坚守“高四”,永不放弃,冯寒野做到了。

中国生物遗传学发展目标

作为香料和食品风味化学专家,孙宝国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唯一一位专注香料研究的院士。在肉味香料和肉味香精方面,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含硫香料生产技术很落后,许多关键香料自己生产不了,受制于人,其中2-甲基-3-呋喃硫醇(国外代号“030”)和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国外代号“719”)进口“身价”堪比黄金,每公斤分别高达14万元和16万元。1986年,还在读研究生的孙宝国参加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花了4年时间攻克“030”香料合成技术。其后,他在“030”的基础上,又通过4年的攻关,在1994年攻克了“719”合成技术。

1994年,孙宝国为了攻克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国外代号“719” )的关键技术,夜以继日泡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孙宝国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是天然级肉味香精制造技术。

国外肉味香精一般是通过香料调香或以水解植物蛋白、酵母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热反应制造的,尽管产品香味浓郁,但缺乏纯正的肉香味。孙宝国和科研人员根据肉香味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味料同源”的中国特色肉味香精制造新理念。遵循该理念,他研究开发了以畜禽肉、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香精制造技术,核心技术获得4项授权发明专利。

作为第一完成人,孙宝国于1999年、2000年和2016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对于这些成就,孙宝国说,一方面是他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另一方面,是他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正如他勉励即将高考的学子:“无论干什么,要么不干,要么培养兴趣让自己想干,能够从繁琐的、枯燥的科研中找到乐趣、找到享受,你就具备了在这个领域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质。”

孙宝国注定与化工有着不解之缘。

1961年,孙宝国出生在山东招远县(现为招远市)金岭镇山上孙家村。1977年高中毕业后,成为了村联办中学的一名初中老师,原本对数学感兴趣的他教起了物理和化学。就是这一年的年底,国家宣布恢复高考。他也萌生了考大学的想法,这一考就是四次。

第一次没有充分准备,大学没考上;他转而考中专,两次都考上了,最后却卡在体检上;第4次他以远高于山东重点线的分数,考上了北京轻工业学院,“当时上大学就两个想法:不想再当老师,也不想再搞化学。”但最终他还是当了老师,搞起了精细化工,在肉味香料和肉味香精方面,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填补了20多项国内空白。

凭借在食品香料香精领域的卓越贡献,孙宝国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如今,他被同行尊称为“香料院士”。

寄语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孙宝国说:“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的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跟使命,你遇到了,那就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目标和追求。”他希望即将步入大学的学子们,要分清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和理想,做好规划,分步实施,“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孙宝国院士对即将高考学子的寄语。受访者供图

谈高考:离开农村到了北京,实现了人生的一个目标

新京报: 你是何时参加高考的?当时过程顺利吗?

孙宝国: 参加高考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我一共考了4次。1977年,我16岁高中毕业,回到村里的村联办中学当了一名初中老师。当时正好缺一个物理老师,担任化学老师的四川万县知青想走,没人接课她走不了,于是我就教物理和化学两门课。那时候当老师也没经过培训,拿起课本就上讲台,都是现学现卖。

1977年年底,国家恢复高考,我当时就想报名参加。校长是支持我们高考的,但他也提前“敲打”我:考大学可以,不能耽误了学生的课。所以我虽然报名参加高考,还是全心全意扑在教学上,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深夜还要刻蜡纸油印资料、试卷。由于没有准备,第一次高考名落孙山。

第二次我就转去考中专了,当时想着要离开农村。中专是考上了,结果到县城体检,因为太紧张,血压偏高没通过;第三次又考中专,同样也是考过了,体检时又卡在了血压上。其实我血压并没有问题,就是条件反射,一体检就害怕。

那时候我就考虑,如果继续当民办教师,将来转正没问题,可自己这么年轻就和学校的老民办教师争名额,他们不少是我的初中和小学老师,良心上过不去,还是得继续考大学。1979年10月,我抓住了一个机会,脱产进了县教师进修学校办的培训班。准备参加第四次考试时,我还在纠结到底考中专还是考大学,我的物理老师建议我还是考大学,他是“文革”前复旦大学毕业的,他当时说的理由很简单,“大学和中专相比,一毕业就差两级工资。这一辈子你都追不上。”

这么一听,我决定还是考大学。由于这次高考我提前准备了近10个月,在进修学校学得比较全面;那几年物理和化学老师也没白当,1980年高考时,满分都是100分的化学和物理,我分别考了98分和94分,总分413.5分,远高于山东360分的重点线,被北京轻工业学院录取。

我不仅离开了农村还到了首都北京,也算是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个目标。

新京报: 还记得备战高考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吗?

孙宝国: 我印象挺深的。1978年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被各种报刊转发,陈景润的故事风靡全国,我们看了也很受鼓舞,大家都在向他学习。

当时在农村中学,教师办公室分正房和厢房。除了备课时间,我们几个年轻老师都会跑到厢房学习。夏天厢房很热,我穿着背心,肩上搭着一条毛巾,坐一会儿浑身是汗。学校的老教师都称厢房为“陈景润小屋”。

教师进修学校的条件也比较艰苦,借用县城附近一所联中的教室,我们住村子里的房子,打地铺,外边用土坯挡一挡,里边铺上点沙子,沙子上面放麦秸秆,再铺上草褥子。只要是晴天就得赶紧晒被子、褥子,要不潮得没法睡。

但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学校准军事化管理,早上6点起来跑步,从早自习一直学到晚自习,晚上9点下晚自习,宿舍10点熄灯。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们水平很高,好不容易赶上了集中学习的机会,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进步飞快。1980年7月9日高考结束,自己就胸有成竹了,这次肯定没问题。

谈大学生活:丢了棉大衣学校还给补助,非常感动

新京报: 还记得第一次到北京的情景吗?

孙宝国: 我当了三年初中老师,唯一一次离开招远,就是到了莱州的平里店中学参观教具展,离我们中学有二三十公里远,骑自行车当天来回。

来北京上学,家里也没人送。我是从潍坊走的,到了潍坊,第一次看见了红绿灯,也是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车站到学校的路线,录取通知书上写得很明白:北京站下车,坐103路电车到展览路,再换101路或335路公共 汽车 到马神庙站。我比通知的报到时间早到了一天,到北京站那天是早晨6点左右,人有点迷迷糊糊。我坐103路到了展览路,上了335路就坐过了站;再下车到对面往回坐,结果又坐到终点;又下来再往回坐,这次总算是找到了学校。所以第一次到北京的印象特别深刻。

当时学校刚恢复重建一年,正值暑假,操场上全是草。不少城市来的学生都觉得学校条件太差了,但对于从农村来的我,觉得这已经很好了。宿舍虽然是上下铺,但终于是睡在床上,不用打地铺睡地上了。

新京报: 大学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孙宝国: 大学第一学期,冬天,校学生会换届照合影,穿棉大衣照相不好看,我就把大衣脱下来放在旁边。结果等合影结束一看,大衣没了。当时我就傻了,没有棉大衣这冬天怎么过?第二天辅导员跟我说,“赶快写个申请,给你补助20块钱,去买个大衣。”我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就写了申请领到了20块钱,我记得买大衣花了18块,还剩下两块钱。

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这也是为什么我上大学不愿意当老师,后来还是选择了留校。工作以后,无论是资助困难师生,还是为学校基金会捐钱,我从未犹豫过。我应该是工薪阶层中捐赠学校基金会和师生金额最多的几个人之一。我认为人应该有感恩之心。

寄语高考学子:艰苦的环境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新京报: 大学给你的人生带来了哪些改变?

孙宝国: 还是那句老话,知识改变命运。大学让我学到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后来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学校会请专家来做报告,举办音乐会。虽然我当时听不懂交响乐,但也会学着去欣赏。

在大学期间,我还学到了很多科学文化知识之外的技能,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我学会了滑冰、游泳。记得一年冬天,我穿着秋衣到玉渊潭公园跑步,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去了却发现有人在冬泳,立马感到相形见绌,于是我也想试试。从1985年夏天起,我每周至少游6次,10月中旬天气转冷,跟我一起游泳的几个年轻的同事纷纷“撤退”,后来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但我坚持了下来,连续游了3年。下雪结冰时游泳,每次都需要极大的勇气。这种意志的考验,战胜自我的快乐,使得我以后在科研上能够迎难而上、愈挫愈勇。也是在坚持冬泳期间,我考上了研究生,从此走上了搞研究的路。

新京报: 对于即将高考的学子,你有什么想说的?

孙宝国: 我们那一代人,是“干一行爱一行”,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是我国经济 社会 发展给大家创造了条件,也是这一代人的幸福。但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意识到,个人的发展总要受到方方面面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包括自身、家庭、 社会 发展阶段等。有想法、有目标、有选择当然是好事,但客观条件达不到时,我们也要有能够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

我们都知道黄山有棵迎客松,世界闻名。但是迎客松生长的环境多恶劣?它是从山顶的石头缝里长出来的。我想,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它肯定不愿生存在石头缝里,但如果它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即便是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也不会有迎客松那么举世闻名。

所以换句话说,艰苦的环境更能够锻炼人,也更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虽然我们上学时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除了数理化,还有其他很多学科,无论是学什么,都要努力地去学深、学透、学精,才能为自己有所作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人物简介

孙宝国 ,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1980年考入北京轻工业学院(1999年,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北京工商大学)。2003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孙宝国成为北京市属高校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军

16年前,陕西男孩675分落榜清华不甘心,复读一年考了多少分?

从1981年恢复生物高考至今整整20多年,中学生物学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2.1中学生物教学的10年全面发展期

初中生物学于1978年得以恢复,它同属于初中升高中、升中专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是初三的生理卫生,植物、动物学占一定比例;有的地方加考乡土教材,总分按100分计。1995年初中生物课被取消了升学考试资格,改在初二会考或不考。教材改为一套三册,两年教完,这种教学计划一直延续至今。

高中生物学也得到不断发展。1981年,全国高考恢复后的第四年,生物课作为总分30分的科目参与高考,1982年增至50分,1986年增至70分,一直持续到1992年(其中1991年~1992年,“三南”即湖南、海南、云南试点省的生物高考总分为150分)。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是中国生物教育教学的鼎盛阶段,不仅中学生物课程得到建设和发展,就连相应的大学生物系和农林、医学类大专院校也处于发展的兴盛时期,许多地区性师专的生物系相继建立(湖南省于1986年~1988年还办了3届两年制专科),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推动了大、中学校生物学教学的起步和发展。

2.2取消生物高考资格的“3+2”时期

1992年全国除了4省以外,大多数省市(包括北京)开始实施“3+2”考试方案,其中的“3”指语文、数学和英语,“2”指文科的政治、历史及理科的物理、化学,而文科的地理和理科的生物则被取消了高考的资格,改在高一和高二进行毕业会考。取消生物高考的官方理由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可能实质是因为生物是“副科”。高中会考制先在“三南”试点,很快推向全国。至1995年,全国只有上海把生物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一直坚持至今,广东省1998年恢复生物的单科考试。

取消生物高考给生物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生物课和生物教师不受重视,这不仅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生物“两基”的学习积极性,对其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使得生物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教师的大量流失造成了生物学科恢复高考时,许多学校竟找不出有经验的高三教师。中学生物教学的低潮,也涉及到大学生物专业和农林医专业的招生分配,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面对这种情况,广大的中学生物教师和生物学工作者不断发出恳切的呼吁,要求有关部门正视生物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早在1991年,中科院裘维蕃院士(已于2000年逝世)就发表文章指出,我国过去强调了数理化的重要,但对生物学长期忽视,已产生了副作用,许多人信迷信不信医生,很多青年高考不愿报农林医,有些学生认为农业大学就是种地。令他心寒的是生物课程已不是重视与否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高考的资格。《科技日报》1994年8月29日报导,中科院组织院士及有关教授对我国高等学校生物系教育现状考察后,给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要求加强生命科学人才培养,迎接21世纪。其中谈到,高校中的青年人才向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外流,取消生物高考已带来严重后果,这是对生命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必然产生降低生物学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涣散中学生物教师队伍的消极效应,既无助于减轻学生负担,又导致新一代生物学盲的出现,实为不慎之举。同时建议加强中学生物学教育,扭转现状,恢复高考。

2.3再度恢复生物高考资格的“3+X”时期

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中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高考既要选拔人才,又要促进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3门工具课为中心兼顾其他学科的“3+X”高考改革方案的最终出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生物学工作者力争的结果。

恢复生物高考顺应了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潮流,给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再一次发展壮大的机遇,但这次生物恢复高考已不是前些年生物高考的简单重复和继续,而是将3门综合课融为一体的综合能力的测试,具有了新的内涵。“3+X”的“3”指语、数、外3门必考基础课,“X”指其他选考科目,包括文科的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对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含生物在内的理科综合也是必考内容(广东)。2001年的高考形势是以“3+综合”代替“3+X”,即把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为一门科目考试。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考试内容约占总分的80%,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考试内容约占总分的20%。考试时间为150min,试卷总分为260分。

广东省在高考生物停考4年后,于1999年率先进行“3+X”的高考模式试点,2000年在浙江、江苏、山西、吉林四省推行,2001年在全国大面积展开。伴随着21世纪的第一线曙光,中学生物教学迎来的将是一场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到2003年,全国各省市都以文理大综合、理科综合或单科的形式把生物学科纳入高考科目,从而让生物和地理这两个世人一贯认为是副科的学科从新登上了高考舞台。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所占分值较少(地理在文科综合300分中占90分左右,而生物在理科综合300分中占66分左右)等问题,在有些地区,生物学科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生物教师的才能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都可以看到生物技术所处的重要地位。据报道,在2002年的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中属于生物领域的占了六项,2002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中与生物相关的占了六大,2200多名两院院士中与生物科技相关的占了55%左右。这一切都反映了在现在和未来,生物科技都将会占据整个科技界的主流,中学生物教学和生物教师应该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定位,从而才能为培养高精尖的生物科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我国生物学发展前景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也对未来课程改革制定了具体目标:w 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w 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倾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从学科走向领域、从分科走向综合)、均衡性(合理设定学科或领域的门类及其课时比例)、选择性(适应地区差异、学校特点、学生的个别差异)。w 改革课程类型的单一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社会实践,逐渐开设信息技术课程。w 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生物学课程变革将呈现出以下特色: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合、综合性与实践性相匹配、多样化与选择性相依存

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清)

据当时报道知,16年前的那个陕西男生复读了一年,终于如愿考取了清华,而且入读自己喜欢的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所以用上一副对联来形容当年的那个男孩,真的恰当不过的了。

而那个男生之所以能美梦成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他的成绩非常好

那个男生叫冯宇宁,1986年男生出生于陕西武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姐弟3人,他是老小。小时候他的家很穷困,但冯宇宁的成绩却一直都很好。

初三时,冯宇宁参加全国物理初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随之,他又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因为这个成绩,很多知名高中都向冯宇宁抛来橄榄枝,希望他去就读。可见这位同学初中的成绩(尤其是理科)该有多好!

现在国家出台新规,高考生再无缘复读了(其实复读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以往也有不少孩子复读后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都替冯宇宁高兴,庆幸他当年终于通过复读梦想成真了。

二、良好的心态

如果说实力是实现梦想的基石,那么心态则是实现梦想的定海神针。

如上所述,冯宇宁的成绩一直都非常好,所以2004年高考,因为对自己太有信心了,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就只填写了清华一个志愿(那个时候是估分填报志愿)。不料成绩下来,清华录取线是689分,他只考了675分,以14分之差遗憾落榜。

落榜后,冯宇宁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对自己重新审视了一番,认为自己没能考取清华,是实力不够,所以只要把各科的成绩再提升一些,应该希望非常大。

当冯宇宁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知家人时,家人选择了支持,于是他决定复读一年。

结果2005年高考,冯宇宁沉着冷静地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这样的心态下,他考出了语文141、数学150、英语141、综合297,总分726的好成绩,并成为了2005年陕西省理科状元,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他最喜爱的数学学科。后来又因为成绩出色,品行又好,被清华大学直接推荐硕博连读。就这样,2015年他在清华博士毕业。

现在国家出台新规,高考生再无缘复读了(其实复读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以往也有不少孩子复读后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都替冯宇宁高兴,庆幸他当年终于通过复读梦想成真了。

以上观点大家支持么,欢迎关注留言哦。

198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是多少?

少年班 1992年,徐昶、袁春、陈诚三位同学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1993年8月,叶然、鲁晋两同学被中国科技大少年班录取。1996年,万淑超和蒋婷婷两同学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郭晓艳同学被吉林大学少年班录取。2001年,郭旸、刘清秉同学分别考入中国科大、浙江大学少年班。2003年,王景昊、谌卓同学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 高考成绩 1986年,郭登庆以总分622分的成绩获巢湖地区高考理科状元,名列安徽省第五。

1993年,该校高考达重点大学分数线的学生数为地区重点中学达此线学生总数的1/2。

1997年,高考本科达线76人,名列地区重点中学第一。

2000年,该校高考有126人达本科分数线。

2003年,马星星同学获全县高考“文科状元”称号。

2006年,高考达本科线316人,囊括县文、理科状元。

2007年6月,学校倪婷同学以612分获县“文科状元”称号。

2008年7月,该校高考应届一本达线147人,二本以上达线472人,应届二本以上达标率为95%,居无为县各“省示范高中”之首;在校复读生258人,达二本以上线161人。

2009年6月,该校高考三本以上达线累计869人(应届710人,往届159人);二本以上达线累计723人(应届603人,往届120人);一本达线累计257人(应届226人,往届31人);高考总分600分以上98人;陈羽青、赵文慧两同学分别以高考总分680分、679分跻身安徽省理科前100名。

2011年高考,达一本线445人,达二本线949人,达三本线1157人。其中,应届在籍报名748人,达一本线377人,达二本线3人(应届一本达线率为56.5%,二本达线率为86%);借读学生达一本线49人,达二本线168人;在我校复读学生达一本线19人,达二本线135人。

2012年高考,应届一本达线4人,达线率52%;二本达线783人,达线率87.3%,三本达线853人,达线率95.1%,二本达线率居芜湖市第一;其中高三(14)班王蓓蓓同学以9分获县文科状元、安徽省第32名。

2013年高考,应届一本达线541人,达线率46%;应届二本达线1080人,达线率82%;孔晓月同学以632分成绩名列安徽省文科第31名,荣获无为县文科状元。

2014年高考,应届平行班参加高考1046人,达一本线437人,达线率42%;达二本线以上832人,达线率80%;第一届国际英语班参加高考98人,其中达一本线以上17人,达线率18%;达二本线以上56人,达线率58%;全校达三本线以上1026人,达线率90%。

2015年高考,应届一本达线513人(文科106人、理科407人),应届二本以上达线891人,应届三本以上达线1046人。其中普通班(不含国际班)应届参加考生1058人,应届一本达线486人,达线率46%,二本以上达线828人,达线率78.3%。往届一本达线35人,二本以上达线137人。 学科竞赛 截至2015年4月,学校计有100余位学生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2002年,王景昊同学参加全国化学奥赛并获银牌。 2012年度安徽省高中数学联赛中,2名学生获省二等奖、6名学生获省三等奖、2名学生市一等奖、14名学生获市二等奖、38名学生获市三等奖。201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省二等奖、三等奖、市一等奖各1名学生,6名学生获市二等奖、11名学生获市三等奖。2012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1名学生或省三等奖、4名学生获市二等奖、15名学生获市三等奖、2012年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获省二等奖、省三等奖各1名学生。 截至2012年4月,学校在中国高中教师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获省高中教师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3人。

2006年,学校徐朴老师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比赛并获一等奖。

在芜湖市2011年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新课程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截至2015年4月,获课题研究国家级立项3个,省级结题5个,省级立项15个,学校老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获奖的论文逾500篇。

在无为县2015年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中,学校教师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1980年,获“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称号。

1995年,获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的称号。

1998年,县政府授予学校“花园式学校”的称号。

1998年,省教委授予学校“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

1998年,省政府授予学校“省房改先进单位”的称号。

1998年,省总工会授予“省模范职工荣誉之家”称号。

1998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学校“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1999年,县委授予校党总支为“红旗党总支”。

1999年,县委县政府授予学校为“文明单位”的称号。

2001年,巢湖绿化委授予学校为市级“花园学校”。

2001年,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团市委授予学校“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

2002年,无为一中团委被授予省“红旗团委”称号。

2005年5月,被命名为巢湖市园林式单位。

2007年12月,被巢湖市爱国卫生委员会命名为“卫生先进单位”。

2008年2月,该校被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2008年9月,获县教育局颁予的”高考进步奖“。

2008年12月,获市教育局颁予的“高考成果管理奖”。

求河北省历年高考状元名单。

1980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

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1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0年,大学升学率为38%。报考300多万人,5261录取28万,而且是含通过高考录取的中专生的。

到90年,录取率为23%左右,录取人数也就是60万左右。

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15万,录取率75%。分级教育体制没有去解决,大学扩招太严重了!

扩展资料:

八十年代初,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文6理7模式形成,直到1994年。

文科考6门,课程总分是0分,分别是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历史100,地理100分。理科考7门,共710分。

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物理100,化学100,生物70分。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选择为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文革前历年高考总分是多少

2019年河北高考理科状元是衡水中学的王昊同学,语文138、数学150、外语148、理综281,总分717。大家都所痛恨的数学难度大,王昊同学竟考取了满分。至于文科状元,则有两个版本。

一是石家庄一中的郜楚煊同学,以689分的高分摘下桂冠;二是有人称郜楚煊的689分不是裸分,来自衡水中学的某位同学685分(纯文化分)才是真正的文科状元!

经了解,河北省今年有24万余名文理科考生,其中700分及以上27名,均为理科考生。文科考生高考分数在650分至678分档的人数为332人。

2018年,石家庄二中的孙浩宁以734分成河北省理科最高分;石家庄精英中学的郭家萌以707分成河北省文科最高分。据了解,理科考生孙浩宁的数学是满分,文科考生郭家萌来自民办名校。

2017年河北的高考状元理科状元:窦艺,沧州东光县人,高中就读于衡水一中,高考成绩720分。文科状元:牛璐瑶,来自石家庄二中的,高考的分数为681。

2016河北高考文科状元:袁嘉玮706分(裸分)河北高考理科状元:孟祥熙724分(裸分),衡水中学包揽2016年河北的文理科状元,省文理前十各占九名。

2014年河北高考文科状元:衡水中学郭宁676分 河北高考理科状元:衡水中学李榕榕裸分715分 。

梁实历年高考成绩

文革前 ,大学分三类 :一类是理工科 ,二类是农林医科,三类是文史地政治法律 。

文革前 ,全国大学 1080 所 ,其中 所 “重点大学” ,每年招生 19 万 。

各个大学的分数不一样 ,理工科高一些 ,总分 500 ,清华北大 400 分;三类的分数很低 ,二百多分就行 。

1983年,首次高考,梁实在文宫中学第一次报名参加高考,预考没通过。

年,梁实跑到简阳重新读高一,参加当年高考,没考上。

1985年,梁实到内江等地复习,参加高考,没考上。

1986年,梁实来到乐山轧辊场技校读书。

1987年,复读,没考上。

1988年,复读,没考上。

1991年,单位破例出具证明,还是差10分才上线。

1992年,梁实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001年,教育部发文全国高考取消年龄与婚否限制,机会来了,梁实再次走进考场。

2002年,梁实语文考了92分,理综考了160分,但他只做了170分的题,正确率很高。几科加起来一共考了370多分。

2003年,梁实生病放弃高考。

2006年,梁实这次考试比2002年多考了20多分。

2010年,梁实只考了337分。

2011年,梁实和儿子一起高考,差三本线分,填了四川大学数学系的志愿,337分的成绩让他和梦想失之交臂。

2012年,梁实总分330分,历来考试最低分。

2013年,梁实高考总分339分,语文83分,数学94分,外语97分,理科综合125分。差一分到400分。

2014年,梁实高考总分427分,跟三本还有19分差距。梁实自己用5个字形容:非常不理想。

2015年,梁实高考总分417分,语文99分,数学70分,英语106分,理综142分。离理科二本线差28分,离一本线差111分。

2016年,第20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453分,语文106分,数学87分,英语88分,理综172分,首次达到二本线。

2017年,第21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393分。

2018年,第22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469分,四川那年的理科二本线是458分,超11分,因心仪川大,放弃志愿填报,甚是遗憾。

2019年,第23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462分。

文章标签: # 高考 # 学校 #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