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_2013高考数列汇编理科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汇编语言:构造一个数列,前两个数分别为1和2,第3个数开始S(n+2)=2S(n)+3S(n+1)2.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3.高考理科数学上海卷4.有没有会解下面这道高考题的,四川省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第19题。求大神解答~~题目如下,关于数列的5.2013年高考难不难? 考过的人来说说自己每一科的感受。。葛军,男,1964年10月生,江苏南通人。 家江苏南通东华街32号。 副教授,硕士生导

1.汇编语言:构造一个数列,前两个数分别为1和2,第3个数开始S(n+2)=2S(n)+3S(n+1)

2.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

3.高考理科数学上海卷

4.有没有会解下面这道高考题的,四川省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第19题。求大神解答~~题目如下,关于数列的

5.2013年高考难不难? 考过的人来说说自己每一科的感受。。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_2013高考数列汇编理科

葛军,男,1964年10月生,江苏南通人。

家江苏南通东华街32号。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

历任2003年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命题人。

2003年,由葛军出的江苏高考数学题,直接秒杀江苏52万考生。使江苏上线分数直降50-60分。网称“数学帝”。

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题目再次由他出。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题目还再次由他出。。。

为江苏省2012届的高考应届生,我们非常不幸地遭遇上了这名“臭名昭著”的数学命题人。。。

下面这些话全是2003年和2010年的两张数学试卷给逼出来的。。。

葛军者,南通如东人氏也。少而聪颖,览阅百书,放荡不羁,独冠栟中之内,折桂南师之地。高考数学举鼎之人也。时人尝叹曰:噫嘘兮,难乎悲哉!数学之难难于上青天。然青天之难尚可扶摇而至,数学之难,上至苍穹,下抵九幽,非人力可达也!悲怜世人!前人赞曰:葛军真乃神人也,学究天人,晓通古今。居阁楼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倾尔,秒诸生于无形。谓其战功,古杀神白起之不如。谓其决策,汉淮阴候之羞愧。后人尝忆此役,感慨甚多,无不谓曰:及出考场,见诸同窗痛哭不已,爷娘妻子走相望,哭声上云霄。皆言,悔之未看竞赛之题。后百年内,提及葛军之名可止小儿夜啼,言之曰:尔若啼哭不已,他日必是葛军出卷。小儿遂止哭。太史公言曰:葛军者,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魑魅魍魉,无一不现其形,宵小之人,无一不望其形而止步。若葛军用于国际之中,坑杀外敌精英,经营三九之年,又何惧美坚英日之夷蛮,天佑我邦,天下一统,亦不远矣。此皆葛军之劳也,天感其德,遂立此言。

江城子·葛军传奇

拿到试卷透心凉,一紧张,公式忘,似曾相识,解法却不详,向量几何两茫茫,看数列,泪千行。

两小时后出考场,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绩,无脸见爹娘,待到老师发卷日,去坟场,饮砒霜。

阿基米德:给他一张试卷,他可以秒杀全部;给他一点权力,他可以遗臭万年。

鲁迅:世上本没有SB,但是像葛军这种人多了,也就有了SB,还是一个群一个群的出现。

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但是看过数学哥的试卷,什么都不算问题了。

达尔文:通过数学哥这个品种,我们可以看出物种的进化是不完全的,个别急速的退化更是正常的。

窦娥:天,你打雷不劈死葛军,何为天;地,你地震不埋死葛军,何为地!!

至尊宝:曾经有一个SB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那个机会,如果老天在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杀猪刀,剁了葛军这个王八蛋!!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离开人间,除了葛军,我不带走任何东西。

拉登:通过葛军,使我找到了新世纪恐怖袭击新的手段。

黄健翔:葛军出考试卷了……他成功秒杀了江苏52万考生……葛军,葛军,他成功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葛军葛军!!祭日快乐!!!

弗洛尹德:通过葛军,我们知道智商与心理变态程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秦桧:他是我后代。

杜牧:葛军不知高考恨,定要操爆他菊花。

科比:他是我崇拜的神!!

阿泰:直到见到他,我才直到我不是最2的……

易中天:品完三国品变态,如果你想知道变态是怎么炼成的,请看下级:无敌数学哥:葛军!!

街头,甲:你Tmd葛军吧?!乙:你md才是葛军呢!!甲:你就是葛军!!乙急了:你全家都是葛军!!

王小丫:你准备好了吗?(场外:准备好了)那好,请听题:葛军是SB吗?A、可以是B、真是C、一定是D、还真的是耶!请选择(场外沉默,后坚定的说:俺选D)不改了吗?(场外,不改了)你真的不改了吗?(场外,俺真的不改了)恭喜你,答对了!!(场外:耶!!)

赵本山:葛军,如果不是SB,请走两步。走呀,走呀……不敢走吧!就知道你是了……

小沈阳:哎妈呀!葛军老师,你怎么从精神病医院出来了呢?来人呀,葛军老师他跑出来了,赶紧把他逮回去,小心点儿,别让他伤到人呀!!

汇编语言:构造一个数列,前两个数分别为1和2,第3个数开始S(n+2)=2S(n)+3S(n+1)

2020高考数学题型之数列?

链接: 提取码: vc58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

dseg?segment

n?dw?30000?;the?max?element's?value

q?dw?256?dup(0)

len?dw?0

dseg?ends

assume?cs:cseg,?ds:dseg

cseg?segment

start:

mov?ax,?dseg

mov?ds,?ax

;1?create?queue

lea?si,?q

mov?word?ptr?[si],?1?;first?element

add?si,?2

mov?word?ptr?[si],?2?;second?element

;S(n+2)=2S(n)+3S(n+1)->conertto

;S(n)?=?2S(n-2)?+?3S(n-1)

mov?bx,3

mov?len,?1

l0:

inc?len

add?si,?2

mov?ax,?[si-4]

shl?ax,?1?;2*s(n-4)

add?[si],?ax?;

mov?ax,?[si-2];?S(n-1)

mul?bx?;ax=ax*3

add?[si],?ax?;?[si]?=?2*s(n-2)?*?3*s(n-1)

mov?ax,?[si]

cmp?ax,?n?;?>n?

jb?l0;next?element

;print?it

mov?ax,?len;

call?print

mov?ax,0e0dh

int?10h

mov?al,0ah

int?10h

mov?cx,?len

lea?si,?q

p0:

mov?ax,?[si]

call?print

add?si,?2

loop?p0

mov?ax,?4c00h

int?21h

print?proc?near

push?cx

xor?cx,?cx

mov?bx,?10

q0:

xor?dx,?dx

div?bx

xor?dx,?0e30h

push?dx

inc?cx

cmp?ax,?0

jnz?q0

q1:

pop?ax

int?10h

loop?q1

mov?al,20h?;?print?a?space

int?10h

pop?cx

ret

print?endp

cseg?ends

end?start

高考理科数学上海卷

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基本概念掌握、判定数列类型、善用通项公式、善于列方程、巧用数列性质。

1、基本概念掌握:需要准确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公差、首项、末项等,这是解题的基础。

2、判定数列类型:在数列问题中,有时需要对数列类型进行鉴定,如等差、等比或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而不同类型的数列在求解时具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3、善用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解数列问题中最为关键的公式之一,可以轻松求出任意项的值,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各个类型的数列通项公式。

4、善于列方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数列问题,可以通过列方程来解决,可以将问题转换为一些简单的方程求解,这是数列解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5、巧用数列性质:数列问题中有些性质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等,在实践中要灵活掌握这些性质和规律,熟练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高考数学数列概念

高考数学数列是高考数学中的一个重点考点。数列是指将一系列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一个序列的数学概念。

数列可以用通项公式表示,通项公式指的是一个数列中任意一项与其下标之间的关系式,使用通项公式可以求解数列中任意位置的数值,或者利用求和公式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数列等类型。

在高考数学中,数列经常涉及到以下的问题:已知一个数列的前几项或某个特定的数值,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某一项的值,求解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已知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等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和解题技巧,掌握数列的基本性质和规律,从而顺利应对数列这一考点。

数列是高考数学的重要部分,需要掌握数列的常见性质和公式,加强数列的理论学习和解题能力,以应对高考数学的挑战。

有没有会解下面这道高考题的,四川省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第19题。求大神解答~~题目如下,关于数列的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

2.德摩根公式

.

3.包含关系

4.容斥原理

.

5.集合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1个;非空子集有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

(2)顶点式 ;

(3)零点式 .

7.解连不等式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

8.方程 在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 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特别地, 方程 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 内,等价于 ,或 且 ,或 且 .

9.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 在闭区间 上的最值只能在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

(1)当a>0时,若 ,则 ;

, , .

(2)当a<0时,若 ,则 ,若 ,则 , .

10.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

依据:若 ,则方程 在区间 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

设 ,则

(1)方程 在区间 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 或 ;

(2)方程 在区间 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 或 或 或 ;

(3)方程 在区间 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 或 .

11.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依据

(1)在给定区间 的子区间 (形如 , , 不同)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 ( 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2)在给定区间 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 ( 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3)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或 .

12.真值表

p q 非p p或q p且q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13.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 反设词 原结论 反设词

是 不是 至少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都是 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大于 不大于 至少有 个

至多有( )个

小于 不小于 至多有 个

至少有( )个

对所有 ,

成立 存在某 ,

不成立

对任何 ,

不成立 存在某 ,

成立

14.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 互逆 逆命题

若p则q 若q则p

互 互

互 为 为 互

否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逆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互逆 若非q则非p

15.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 ,则 是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 ,则 是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 ,且 ,则 是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16.函数的单调性

(1)设 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 ,则 为增函数;如果 ,则 为减函数.

17.如果函数 和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和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 是增函数.

18.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19.若函数 是偶函数,则 ;若函数 是偶函数,则 .

20.对于函数 ( ), 恒成立,则函数 的对称轴是函数 ;两个函数 与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21.若 ,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若 ,则函数 为周期为 的周期函数.

22.多项式函数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 是奇函数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 是偶函数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23.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

(2)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

24.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 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即 轴)对称.

(2)函数 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3)函数 和 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25.若将函数 的图象右移 、上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若将曲线 的图象右移 、上移 个单位,得到曲线 的图象.

26.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

.

27.若函数 存在反函数,则其反函数为 ,并不是 ,而函数 是 的反函数.

28.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

(1)正比例函数 , .

(2)指数函数 , .

(3)对数函数 , .

(4)幂函数 , .

(5)余弦函数 ,正弦函数 , ,

.

29.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 ,则 的周期T=a;

(2) ,

或 ,

或 ,

或 ,则 的周期T=2a;

(3) ,则 的周期T=3a;

(4) 且 ,则 的周期T=4a;

(5)

,则 的周期T=5a;

(6) ,则 的周期T=6a.

30.分数指数幂

(1) ( ,且 ).

(2) ( ,且 ).

31.根式的性质

(1) .

(2)当 为奇数时, ;

当 为偶数时, .

3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

(2) .

(3) .

注: 若a>0,p是一个无理数,则ap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

3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

34.对数的换底公式

( ,且 , ,且 , ).

推论 ( ,且 , ,且 , , ).

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a>0,a≠1,M>0,N>0,则

(1) ;

(2) ;

(3) .

36.设函数 ,记 .若 的定义域为 ,则 ,且 ;若 的值域为 ,则 ,且 .对于 的情形,需要单独检验.

37. 对数换底不等式及其推广

若 , , , ,则函数

(1)当 时,在 和 上 为增函数.

, (2)当 时,在 和 上 为减函数.

推论:设 , , ,且 ,则

(1) .

(2) .

38. 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 ,则对于时间 的总产值 ,有 .

39.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项的和的关系

( 数列 的前n项的和为 ).

4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n项和公式为

.

4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n项的和公式为

或 .

42.等比差数列 : 的通项公式为

其前n项和公式为

.

43.分期付款(按揭贷款)

每次还款 元(贷款 元, 次还清,每期利率为 ).

44.常见三角不等式

(1)若 ,则 .

(2) 若 ,则 .

(3) .

4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 , .

4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7.和角与差角公式

;

;

.

(平方正弦公式);

.

= (辅助角 所在象限由点 的象限决定, ).

48.二倍角公式

.

.

.

49. 三倍角公式

.

. .

50.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 ,x∈R及函数 ,x∈R(A,ω, 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 ;函数 , (A,ω, 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 .

51.正弦定理

.

52.余弦定理

;

;

.

53.面积定理

(1) ( 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

(2) .

(3) .

5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

.

55. 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

.

.

.

特别地,有

.

.

.

56.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及其解集

.

.

.

.

.

.

57.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λ、μ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λ(μa)=(λμ)a;

(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58.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a?b= b?a (交换律);

(2)( a)?b= (a?b)= a?b= a?( b);

(3)(a+b)?c= a ?c +b?c.

59.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1+λ2e2.

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60.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a= ,b= ,且b 0,则a b(b 0) .

53. 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

a?b=|a||b|cosθ.

61. a?b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

6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a= ,b= ,则a+b= .

(2)设a= ,b= ,则a-b= .

(3)设A ,B ,则 .

(4)设a= ,则 a= .

(5)设a= ,b= ,则a?b= .

63.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a= ,b= ).

64.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A ,B ).

65.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a= ,b= ,且b 0,则

A||b b=λa .

a b(a 0) a?b=0 .

66.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 , , 是线段 的分点, 是实数,且 ,则

( ).

67.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 ,则△ABC的重心的坐标是 .

68.点的平移公式

.

注:图形F上的任意一点P(x,y)在平移后图形 上的对应点为 ,且 的坐标为 .

69.“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

(1)点 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点 .

(2) 函数 的图象 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图象 ,则 的函数解析式为 .

(3) 图象 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图象 ,若 的解析式 ,则 的函数解析式为 .

(4)曲线 : 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图象 ,则 的方程为 .

(5) 向量m= 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m= .

70. 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

设 为 所在平面上一点,角 所对边长分别为 ,则

(1) 为 的外心 .

(2) 为 的重心 .

(3) 为 的垂心 .

(4) 为 的内心 .

(5) 为 的 的旁心 .

71.常用不等式:

(1) (当且仅当a=b时取“=”号).

(2) (当且仅当a=b时取“=”号).

(3)

(4)柯西不等式

(5) .

72.极值定理

已知 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 是定值 ,则当 时和 有最小值 ;

(2)若和 是定值 ,则当 时积 有最大值 .

推广 已知 ,则有

(1)若积 是定值,则当 最大时, 最大;

当 最小时, 最小.

(2)若和 是定值,则当 最大时, 最小;

当 最小时, 最大.

73.一元二次不等式 ,如果 与 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 与 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

74.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a> 0时,有

.

或 .

75.无理不等式

(1) .

(2) .

(3) .

76.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 时,

;

.

(2)当 时,

;

77.斜率公式

( 、 ).

78.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 过点 ,且斜率为 ).

(2)斜截式 (b为直线 在y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 )( 、 ( )).

(4)截距式 (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 )

(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

7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 ,

① ;

② .

(2)若 , ,且A1、A2、B1、B2都不为零,

① ;

② ;

80.夹角公式

(1) .

( , , )

(2) .

( , , ).

直线 时,直线l1与l2的夹角是 .

81. 到 的角公式

(1) .

( , , )

(2) .

( , , ).

直线 时,直线l1到l2的角是 .

82.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 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直线 ),其中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 的直线系方程为 ,其中 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 ,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 中当斜率k一定而b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 ( ),λ是参变量.

(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A≠0,B≠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 ,λ是参变量.

83.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 ,直线 : ).

84. 或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直线 ,则 或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 ,当 与 同号时,表示直线 的上方的区域;当 与 异号时,表示直线 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

若 ,当 与 同号时,表示直线 的右方的区域;当 与 异号时,表示直线 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

85. 或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曲线 ( ),则

或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

86. 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

(2)圆的一般方程 ( >0).

(3)圆的参数方程 .

(4)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 、 ).

87. 圆系方程

(1)过点 , 的圆系方程是

,其中 是直线 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

(2)过直线 : 与圆 :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 ,λ是待定的系数.

(3) 过圆 : 与圆 :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 ,λ是待定的系数.

88.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 与圆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 ,则

点 在圆外; 点 在圆上; 点 在圆内.

8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 与圆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

.

其中 .

90.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1,O2,半径分别为r1,r2,

;

;

;

;

.

91.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 .

①若已知切点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

.

当 圆外时,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

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轴的切线.

③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 .

①过圆上的 点的切线方程为 ;

②斜率为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

92.椭圆 的参数方程是 .

93.椭圆 焦半径公式

, .

94.椭圆的的内外部

(1)点 在椭圆 的内部 .

(2)点 在椭圆 的外部 .

95. 椭圆的切线方程

(1)椭圆 上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

(2)过椭圆 外一点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

(3)椭圆 与直线 相切的条件是 .

96.双曲线 的焦半径公式

, .

97.双曲线的内外部

(1)点 在双曲线 的内部 .

(2)点 在双曲线 的外部 .

98.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若双曲线方程为 渐近线方程: .

(2)若渐近线方程为 双曲线可设为 .

(3)若双曲线与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 (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99.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1)双曲线 上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

(2)过双曲线 外一点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

(3)双曲线 与直线 相切的条件是 .

100. 抛物线 的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 焦半径 .

过焦点弦长 .

101.抛物线 上的动点可设为P 或 P ,其中 .

102.二次函数 的图象是抛物线:(1)顶点坐标为 ;(2)焦点的坐标为 ;(3)准线方程是 .

103.抛物线的内外部

(1)点 在抛物线 的内部 .

点 在抛物线 的外部 .

(2)点 在抛物线 的内部 .

点 在抛物线 的外部 .

(3)点 在抛物线 的内部 .

点 在抛物线 的外部 .

(4) 点 在抛物线 的内部 .

点 在抛物线 的外部 .

104. 抛物线的切线方程

(1)抛物线 上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

(2)过抛物线 外一点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

(3)抛物线 与直线 相切的条件是 .

105.两个常见的曲线系方程

(1)过曲线 , 的交点的曲线系方程是

( 为参数).

(2)共焦点的有心圆锥曲线系方程 ,其中 .当 时,表示椭圆; 当 时,表示双曲线.

106.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或

(弦端点A ,由方程 消去y得到 , , 为直线 的倾斜角, 为直线的斜率).

107.圆锥曲线的两类对称问题

(1)曲线 关于点 成中心对称的曲线是 .

(2)曲线 关于直线 成轴对称的曲线是

.

108.“四线”一方程

对于一般的二次曲线 ,用 代 ,用 代 ,用 代 ,用 代 ,用 代 即得方程

,曲线的切线,切点弦,中点弦,弦中点方程均是此方程得到.

109.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

(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

(4)转化为线面垂直;

(5)转化为面面平行.

110.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线平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11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面平行;

(3)转化为线面垂直.

112.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相交垂直;

(2)转化为线面垂直;

(3)转化为线与另一线的射影垂直;

(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

113.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

(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

114.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转化为线面垂直.

115.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向量运算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数乘分配律:λ(a+b)=λa+λb.

116.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向空间的推广

始点相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

117.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 ),a‖b 存在实数λ使a=λb.

三点共线 .

、 共线且 不共线 且 不共线.

118.共面向量定理

向量p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共面的 存在实数对 ,使 .

推论 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MAB内的 存在有序实数对 ,使 ,

或对空间任一定点O,有序实数对 ,使 .

119.对空间任一点 和不共线的三点A、B、C,满足 ( ),则当 时,对于空间任一点 ,总有P、A、B、C四点共面;当 时,若 平面ABC,则P、A、B、C四点共面;若 平面ABC,则P、A、B、C四点不共面.

四点共面 与 、 共面

( 平面ABC).

120.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p=xa+yb+zc.

推论 设O、A、B、C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数x,y,z,使 .

121.射影公式

已知向量 =a和轴 ,e是 上与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A点在 上的射影 ,作B点在 上的射影 ,则

〈a,e〉=a?e

122.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设a= ,b= 则

(1)a+b= ;

(2)a-b= ;

(3)λa= (λ∈R);

(4)a?b= ;

123.设A ,B ,则

= .

124.空间的线线平行或垂直

设 , ,则

.

125.夹角公式

设a= ,b= ,则

cos〈a,b〉= .

推论 ,此即三维柯西不等式.

126. 四面体的对棱所成的角

四面体 中, 与 所成的角为 ,则

.

127.异面直线所成角

=

(2) ; ;

(3) ;

(4) ;

(5) ( 为弧度);

(6) ( 为弧度);

(7) ( 为弧度)

196.判别 是极大(小)值的方法

当函数 在点 处连续时,

(1)如果在 附近的左侧 ,右侧 ,则 是极大值;

(2)如果在 附近的左侧 ,右侧 ,则 是极小值.

197.复数的相等

.( )

198.复数 的模(或绝对值)

= = .

199.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 ;

(2) ;

(3) ;

(4) .

200.复数的乘法的运算律

对于任何 ,有

交换律: .

结合律: .

分配律: .

201.复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 ).

202.向量的垂直

非零复数 , 对应的向量分别是 , ,则

的实部为零 为纯虚数

(λ为非零实数).

203.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

①若 ,则 ;

②若 ,则 ;

③若 ,它在实数集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

2013年高考难不难? 考过的人来说说自己每一科的感受。。

这个题综合考查了指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导数的几何意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计算能力,"错位相减法",难度还是挺大的。不过答案在下面,仔细看下答案及解题思路,相信你就明白了~

这里就是答案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点(an,bn)在函数f(x)=2^x的图象上(n∈N*).

(1)若a1=-2,点(a8,4b7)在函数f(x)的图象上,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2)若a1=1,函数f(x)的图象在点(a2,b2)处的切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2-1/ln2,求数列{an/bn }的前n项和Tn

今年高考江西理科语文总体来说不是很难,可能在选文言文考察上犯的错误比较大,尤其在翻译中“博”的译法上,很多学生将其译为“赌博”而不是标准答案的“博弈”,而且在诗歌赏析上也有许多人未准确说道“表达了悲喜交加的感情”及“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也有一部分人放弃了文学常识直接去写默写反而失分。在大阅读上,有些学生往往因大概的答道“木车的激情”却没写由孔子及其弟子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还有许多学生在有19题提示的情况下未答出“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确实的现状的忧思于批评”。今年的语文卷与02年的类似,出题版式与宗旨都很类似,各式各样的事物都在变,可是命题人的思想却依然没变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

理科数学偏难,但依然没有去年难。我们可以从9·11·12题看出选择题的三个“拦路虎”集中在一起,对于优等生与基础较不扎实的学生来讲很简单--要么一下就做出来,要么就跳过去;但对于大部分处在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会去尝试但一定会很耗费时间。填空较选择更不好做了,14·15·16个个都有难度,不是中偏上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做出来。对于大题,17题是送分题,但很多同学漏掉了k=1的情况(至少扣两分);18题基本送分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出来(只要不看错题);19题是个分水岭:中等偏上与中等偏下的学生的分水岭(其实不难,仅因为化简烦琐了一些,导致大部分同学失去了做题的欲望)。毕竟优等生是少见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做完前18题后信心丧失,没有了继续做下去的欲望,导致考出来后哭声一片及骂帖无数,何其可悲!立体几何也仅需建个坐标即可,似乎无太大难度即可K.O。对于解析几何及数列,的确较难,(尤其是数列,几乎无人能做出来)。 总体评价(数学):中等偏上

英语是最简单的一科考试,大部分中等生能考出100分以上,好的可以考出130或140。基本无难度。

至于理科综合,同比去年难度下降了很多,许多同学考出来之后都认为自己可以考出200以上,尤其是生物,连基因考察都只有一个选择题,平时的训练比高考难多了~~其次是化学,选择无难题,仅在无机推断上涉及到了非短周期元素As,其他均无太大难度。物理就算再容易也是十分容易失分的,许多理科综合没考好的往往就败在物理上~~

文章标签: # 直线 # 函数 # 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