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2017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新方案_2017浙江新高考吧

tamoadmin 2024-08-03 人已围观

简介1.新高考省份有哪些2.浙江新高考,已经定下要选化学和历史,还有一门不知是选政治,地理还是技术,请各位提一下高见,谢谢3.浙江省2017新高考选技术的人多吗4.高考改革制度2017是真的吗?我英语好,他要降分,简直醉了。要怎么办?报艺考可以加分吗?而且我也不1、物理学考拿了D,即为及格了,及格了就不需要再考了,除非你要参加高校提前录取和『三位一体』。2、学考成绩不会影响高校录取,高考成绩只跟选考成

1.新高考省份有哪些

2.浙江新高考,已经定下要选化学和历史,还有一门不知是选政治,地理还是技术,请各位提一下高见,谢谢

3.浙江省2017新高考选技术的人多吗

4.高考改革制度2017是真的吗?我英语好,他要降分,简直醉了。要怎么办?报艺考可以加分吗?而且我也不

2017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新方案_2017浙江新高考吧

1、物理学考拿了D,即为及格了,及格了就不需要再考了,除非你要参加高校提前录取和『三位一体』。

2、学考成绩不会影响高校录取,高考成绩只跟选考成绩有关,只要你的选考成绩够了,一定会被录取的。

3、具体其他规则可参考浙江考试院相关文件或升学策应用,希望能够帮助你,还有什么问题可追问。

新高考省份有哪些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期间曾一度中断。

17年,在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共录取了27.2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恢复高考伊始,基本沿用“”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重要参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我国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当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90年代保送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的5%。

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

2005年夏天,在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并将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考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0年方案搁置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并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014年正式发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也将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这在中国当代高考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而在过去,考试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牵头出台,取单项推进,这次改革注定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录取或不分批次按专业

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2014年11月30日在京开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介绍,实行高考改革后,未来高考录取方向可能会淡化批次,为学生提供双向多次选择的机会。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则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

提供盲文试卷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此外,针对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忘带证件可“刷脸”入场

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浙江新高考,已经定下要选化学和历史,还有一门不知是选政治,地理还是技术,请各位提一下高见,谢谢

实行新高考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浙江省2017新高考选技术的人多吗

是2017高考生。

建议选政治,化学和历史这两门已经包括了很多文理的专业了。政治既然这么优势肯定选了。我相信选技术肯定没有那么吃香了(当初我们学校的技术学渣都能考到八十几,第一次考试一共30几个100分,真实)。不管是政治技术还是地理。看自己的能力。 分数高一点肯定是好的,至于专业,会有的。真正报的时候,你会发现挑的眼花缭乱,就怕自己分数到不了想去的好学校。

高考改革制度2017是真的吗?我英语好,他要降分,简直醉了。要怎么办?报艺考可以加分吗?而且我也不

1、 48所“211”高校选技术为考试科目

在浙江的新高考方案中,浙江考生的选考科目范围比上海多了一门“技术”。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此前公布数据显示: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

如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11”高校均有专业把技术作为选考科目。以浙大为例,在已公布的24个专业(类)中,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选考科目范围是2门:物理和技术。

厦门大学已公布的2017年在浙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中,数学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的选考科目都有3门:物理、化学、技术。

2、 根据规定,考生只要1门选考科目符合高校设限要求即可报考。如果考生把技术作为选考科目,就能报考这些高校的相关专业了。

3、技术,在浙江原本是作为第三类院校录取时的考试科目。技术这门课得到了高校的重视。此前,省内不少高中面向学生家长做的“高考选考学科选择意向”调查显示:因为意向学生少,技术在多所学校的调查中排名垫底。

或许这与现有的高考录取机制有关。在第三类院校招生录取中,满分为550分,语、数、外各150分,技术是100分,只有高职高专院校将技术作为考试科目。但普通高校为何如此看重技术?很多高校任课教师说,技术实践性强,考验综合能力,是门实用的学科。

4、技术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就目前来说,多数就业岗位需要技术,多数企业看重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毕业生。工业设计和数字媒体专业,非常看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动手能力强,对大学的专业学习有帮助。

技术让学生对基础的产品有初步了解。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重在理解技术与设计,学习设计的过程,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学习运用技术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问题。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2017年实行新的高考制度是真的。

2、英语的分值没有降低,只是 实行三年六考,取成绩最好的一次为高考成绩。

3、艺术考试的基本政策不变 。

4、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变。

新高考对你这种英语成绩好的人,是一个机会。

文章标签: # 高考 # 改革 #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