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报考只能报一次吗_高考只能报一个志愿吗

tamo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志愿一所学校可以填几个志愿2.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3.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4.报志愿可以一个学校报多个专业吗5.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6.高考报志愿能报多少个?可以。高考志愿可以填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志愿专业组,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表时,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的方式填写,只要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学生就可以在志愿表第1行填写A大学专业组(1)+该专业组后面的几个专业,第2行填写A大学专业组(2)+该专业

1.高考志愿一所学校可以填几个志愿

2.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3.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4.报志愿可以一个学校报多个专业吗

5.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6.高考报志愿能报多少个?

高考报考只能报一次吗_高考只能报一个志愿吗

可以。高考志愿可以填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志愿专业组,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表时,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的方式填写,只要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学生就可以在志愿表第1行填写A大学专业组(1)+该专业组后面的几个专业,第2行填写A大学专业组(2)+该专业组后面的几个专业,以此类推。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高考志愿一所学校可以填几个志愿

高考志愿一次可以报4至6个学校。

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后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对于高考改革地区,以浙江为例,高考可以报80个专业,每个都是1所院校1个专业对应的。

注意事项如下:

1、通过以上两种志愿填报方式对比可以发现,第一种以院校为主,第二种以专业为主。当然大家不可能每个院校都服从调剂,也很少有人填满80个志愿。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还是要以录取为主。

2、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一定根据自己的成绩,先选择学校还是专业,知道怎么正确的去提我们的志愿填报成功率。认清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学习什么专业,不要你觉得什么专业就选择什么专业,如果你没有兴趣的话,这个专业的知识你也是学不好的,你选择的专业,就是你以后要走的路,所以我们在填报志愿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3、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去学校的去查看一下,历年的分数线,和每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我们选择学校都会根据地域、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如果我们决定好了,最好就不要更改,有很多时候,我们更改的志愿,可能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学习的专业。

4、考试成绩拔尖的考生,主要考虑的是学校,因为从清华、北大毕业,和从一所普通高校毕业,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这样的大学冷门专业的实力也很强,可以为考生的就业铺平道路。考试成绩中等的考生,就要兼顾学校和专业,主要是看学校和专业的性价比。

5、要重点分析高校近几年的录取信息,形成志愿梯度。所谓志愿梯度,是指录取分数不同的院校或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程度,这是在多年办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高考志愿一所学校可以填6个志愿。

不同批次的填报类型: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专科一至三批均为ABCDE五所)。

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按照“冲、稳、保”方式填报。

学校往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其中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考生可根据学校近三年录取考生的平均分和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来选择可以填报哪些学校。

2、最心仪的学校放在前面。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平行志愿投档时,计算机先将所有批次线上的未录取考生,分文科和理科按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数、外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使每个考生都确定排序位置,再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依次检索其所填报的院校并投档。

3、尽量填满所有志愿。

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每个考生受到成绩、加试科目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档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与改革前相比,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志愿单位、志愿数量和填报要求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1) 志愿模式。不同省份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取不同的填报模式,目前主要分为 “院校专业组”、“专业(类)+院校”两种志愿填报模式。

(2) 志愿单位。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1 所院校即为 1 个志愿。改革后,用平行志愿投档的,以“院校专业组”或“专业(类)+院校”为一个志愿填报单位。

(3) 志愿数量。改革前普通本科批平行志愿一般设置 6-10 个院校志愿。改革后,普通类本科批志愿数量大幅增加。从各省实践看,“院校专业组”模式最少设置 30 个志愿。“专业(类)+院校”模式最少设置 80 个志愿。

(4) 填报要求。改革后,考生填报志愿时,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拟填报院校及其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实际,选择 1 科、2 科、3 科或不提要求。选择 1 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 2 科或 3 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指定的 2 科或者 3 科;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考生根据各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选考 3 科即可。

报志愿可以一个学校报多个专业吗

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

一个“是否服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8)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9)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

各省教育考试院、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

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

丰富且有用。各类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等重要的信息。这样的渠

道,官方、权威、可信。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院校名单。一定要

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

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

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选择院校

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选定目标学校,透过院

校名称辨析专业内涵。

二、选择专业

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

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

三、同意调剂

建议所有志愿都要同意专业调剂,同意调剂意味着增加了录取的机会。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

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

不服从调剂,因而落榜。

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指在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内,会报考多个学校,而且这几个学校就是平行志愿,但是都是

以高考的第一志愿来看的,是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前后,所以对于很多的考生来说,实行平行志愿还是比

较好的。

但是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尽量把好的学校放在一位,如果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录取了,那么系统是不会看第二院校的,所以在报考平行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一下这个地方。

高考各录取批次的含义:

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录取批次大致分为:

提前批录取院校: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办校。

本科第二批: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专科第一批:为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专科)和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第二批: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高职学院、民办高校、普通高校联办校、成人高校和电大的普通高职(专科)。

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

报志愿可以一个学校报多个专业。

高考录取中志愿表中每个院校都可以填报6个专业,所以可以填报多个专业以增加录取的机会。一个学校是可以填报多个专业的志愿的。录取时,学校会根据考生所填专业按顺序录取,不会对录取有影响。

在填报志愿时,志愿填多少不重要,录取才重要。尽量把靠近自己分数的专业放在最前面,这样录取时才会尽可能地获取到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另外,除提前批次外,批次越靠后,录取控制线会逐步降低,前一批次若不能录取,后续批次还有录取的机会。

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报1~6个志愿,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报1~10个志愿。其中部分地区规定一个志愿可以填报1个学校与6个专业或1个学校4个专业等,随着新高考的实施有的省份志愿按照院校专业类进行填报。

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

1、熟悉2023年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才能更好的报高考志愿。

2、收集2023高考信息: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博客、论坛、家长圈,相互交流获得专业知识。

3、准确定位: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高考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

4、知己知彼:填报志愿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5、初选志愿:“初选高考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

高考报志愿能报多少个?

高考志愿可以填4一6个,每个地区的高考可填报志愿的个数都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决定。

比如北京地区的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又比如四川地区是平行志愿,有ABCDEF六个志愿可以填写,每个志愿中可以填写六个专业,第一个平行志愿可以选择专业调配和定向调配,后面的五个只能选择专业调配。

平行志愿

是高考录取中相较于梯度志愿的一种新方式,就是考生填报A、B、C、D、E、F等若干个平行(都是第一志愿)但有顺序排列(A、B、C、D有先后顺序)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所谓“分数优先”是省招办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投档,高分考生先投,低分考生后投。

高考报志愿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

下面为填报志愿需要知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录取批次的含义

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录取批次大致分为:

提前批录取院校: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办校。

本科第二批: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专科第一批:为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专科)和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第二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高职学院、民办高校、普通高校联办校、成人高校和电大的普通高职(专科)。

以上批次划分因省(区市)不同,也可能会有一些差别。

二、省控线、调档线、实录线的含义

高考录取前,省级招办根据本省(区市)当年试卷分数统计情况,将本省(区市)招生总与考生人数按一定比例分批次划线并公布,这就是各批次的省控线。考生的考分达到某一批次省控线,才可以填报该批次及其以下各批次的院校。

各批次录取时,省级招办按一定比例(一般不超过1∶1?2,由高校在其“招生章程”中先行公布)向高校投档。例如一本批次的甲高校在某省当年招收100人,该省招办在该批次按1∶1?2比例(即120人)向甲高校首次投挡,其中第120人的分数,就是甲高校当年在该省的调档线。这120人经甲高校按“德智体”全面考核后,选择录取其中的100人,其第100名的分数,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实录线或叫最低录取线(倘若其一志愿不满额或零投档,而靠后续志愿录满100名,那么也取其中的最低分为当年实录线)。提档线主要是针对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而言的,实际上是一条“虚线”,在考生填报志愿中没有太大参考意义。重要的是看学校连续三年来在考生所在省(市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高录取分数和平均分。

三、“二视一”的含义

“二视一”是某些省为保护高分考生不因志愿填报失误落选而取的一项措施。它是指本科第一批录取时,对第一志愿未上调档线、但分数又高于其第二志愿院校调档线一定分值的考生,如果其第二志愿所填院校明确表示愿意接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则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与该校第一志愿档案同时投放(简称“二视一”)。愿意接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学校须在报送招生和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先行公布其分数级差。该级差的具体分数值由高校在所招生省份招办规定的最低分数值上自定,如四川省招办规定“须在40分以上,未明确的按40分执行”。如某考生考分为650分,第一志愿报考甲大学,但甲大学调档线为652分,该考生第一志愿档案就不能被投出。恰好其第二志愿报考的乙大学有“二视一”规定(级差值为40分),乙大学调档线为608分。那么该考生的考分650分减去乙大学调档线608分为42分,刚好在乙大学规定的分数级差范围内,其档案就可与其他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的档案同时投放。

四、院校级差的含义

如果第一志愿招不满,对第二志愿填报本校的考生,有的高校会规定一个分数限制(具体分值会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如考生王以650分的成绩第一志愿投档到甲大学,但落榜。设王将乙大学填为二志愿,而该校规定级差为高于本校一志愿录取最低分(或平均分)50分,王的考分减去50分后高于前述的最低分(或平均分),则王的档案才可被投入乙大学。此50分的分值就是乙大学针对二志愿考生的院校级差。但应注意,若将此类高校填做二志愿,你还得留心该校近年是否一志愿满额,如是,则要慎填,否则考分再高也无意义。

院校级差还有一种情况是:高校在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也接收一些(因一志愿报考他校落榜)二志愿填了本校的高分考生,其级差分值和接收比例也会先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五、招生章程的含义

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一般包含以下内容:总则、学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公办或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学习形式、招生组织机构、招生专业、人数和收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录取规则、附则,联系电话、网址等。其中的录取规则对考生来说特别关键,其中列出了录取原则、限制条件或优惠条件。譬如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志愿级差和专业级差、对加分优惠政策的执行,对单科成绩的要求,男女生比例,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奖贷条件等,对考生是否填报该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将招生章程公示,学校在招生录取中以已定的录取规则为依据,不能另加附带条件。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免造成无谓的失误。

六、录取最高分

最高分是指高校在招生年度在某一招生地区录取的成绩最高一名考生的分数。最高分在考生填报志愿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录取最低分

最低分是指被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孤立的最低分在填报志愿中的参考意义不大,考生千万不要认为成绩达到了最低分就有可能被录取,这是非常危险的。

八、录取平均分

平均分是指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平均分,是考生当年进入高校所平均水平的体现。比较几年的平均分,如果考生都能够处于这个位置,那该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在不发生特别意外的情况下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使用好平均分就能很好避免“大小年”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分数线时,应将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结合使用,并特别重视平均分的意义。

九、录取人数

即当年实际录取的人数。录取人数在填报志愿中的参考意义在于,使用分专业录取数据时应结合招生人数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专业统计数据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较多的学校来说具有较大参考意义,能够反映专业的报考热度,但对招生人数非常少的院校来说,其分专业的录取分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参考意义降低,不能完全作为能否填报某个专业的主要参考。

文章标签: # 志愿 # 专业 #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