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农村 三权分立_农村三权分置高考

tamoadmin 2024-06-29 人已围观

简介1.推荐几套好的高考模拟题2.高一历史作业本必修三答案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大多提供新材料作为设问背景,因此,解读历史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考生所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功。本文立意在于探寻解读历史材料的正确方法,帮助考生提升解题能力。 一、考纲要求 考纲所规定的四种能力中,第一种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

1.推荐几套好的高考模拟题

2.高一历史作业本必修三答案

农村 三权分立_农村三权分置高考

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大多提供新材料作为设问背景,因此,解读历史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考生所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功。本文立意在于探寻解读历史材料的正确方法,帮助考生提升解题能力。

一、考纲要求

考纲所规定的四种能力中,第一种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

二、什么是 “解读历史材料”和“有效信息”

根据考纲的要求,我们得先弄明白以下两个问题。

1.何谓“解读历史材料”

所谓“解读”,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由此可知,解读历史材料,就是要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解释,并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和认识。解读历史材料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解释材料,即材料说明的历史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史”;第二个层面是这些信息所反映的历史问题、所得出的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

2.何谓“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就是指蕴涵在材料中的、对试题的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信息我们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出处、注释、内容中获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主张、历史发展规律等,这需要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解析而获得。

三、历史材料解读的具体内容

解读历史材料,具体来讲,主要是解读出以下这些内容。

1.读懂历史语境,探明原意。所谓“历史语境”,是指与该材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史学信息及历史背景的总和。只有把具体材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原意(本意)。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1题,材料提供了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以及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的,其历史语境为清朝中国君主专制和18世纪中期至今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弄明白了这些内容,就能较好地理解材料中这两幅的意思。

2.概括文字、解释历史材料字面含义。就是把材料的全部字面含义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从材料中摘取可以利用的信息。如2013年天津卷历史部分第4题,求答项“结尾的简短一章”,即要求解释材料的字面含义。再如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3题,即要求考生解释材料中“违制”的含义。

3.分析材料所反映出的规律性知识。历史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基本情况,还包括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所发生的原因、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特点(特征)、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历史认识和启示。如2013年山东文综卷第28题(1)小问,“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即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历史特点。

4.要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质。历史材料所表述的内容可能只涉及历史现象的表面,我们应透过材料信息的现象,从深层次上进行认识,认清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

5.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取舍。在材料中,可能有一些与题目要求无关、没有价值的文字。因而我们必须对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东西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如非选择题中常见的设问“依据材料……概括……”

四、正确解读历史材料的方法

1.仔细审读题干设问,寻求思考的维度。在解读材料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仔细审读题干设问。一般来说,命题者会根据材料设置问题,如设问中常见的“依据材料……”“指出、概括、分析”“特点、变化、原因、影响”,这些试题中的设问就为解读材料确定了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依据设问来确定哪些材料是有用的,从而提取出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理解了题干内容与要求,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维度就凸显出来了。如有些设问是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在解读材料时,就不能仅仅是对材料内容进行简单概括,也不能仅仅是提取材料的局部信息,而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宏观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历史结论。如果对设问的要求解读不明确,就会使解题不到位。

2.认真研读材料,读懂材料意思。在阅读材料时,不仅要读正文,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应给予重视。在解读材料信息时,首先弄清楚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然后,用符号(直线或曲线)圈点出关键词句,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材料四文字量约245个字,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宪法”“总统”“国会”,就可以知道该材料所要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三权分立问题,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向就应该围绕三权分立展开,然后再寻找相关有效信息进行说明,解答问题就容易了。

3.分析材料间的相互联系,确定材料所体现的主题。历史材料的组合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的,根据命题的思维过程,命题者在命制材料题时,会先确定命题主题,然后再去选取材料。这样,每一道材料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们也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计的。试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会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间的相互关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解读材料时,我们不仅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内容,同时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切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40题,材料一叙述了汉代丝绸之路、宋代指南针、清政府采取“海禁”方法,材料二叙述了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洋务派创办的轮船相关企业、发展海洋渔业等,由此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对海洋的利用来选材,其主题也就明了了。

4.寻找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联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材料内容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解读材料时,一定要边读材料,边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有意识地、主动地联系所学知识,建立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内在关联。依照材料与教材的关系,可以把材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材料源于教材,依托于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辅相成性。要处理好材料,必须把材料同教材的内容相联系,把材料的观点和教材的观点结合起来。第二类是材料虽然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这类材料打破了教材的束缚,提供了新的材料,让考生在全新的情境下进行历史思维活动,这类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必须依照材料的内容进行解读。此类题的设问结构一般是“根据材料,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等)”。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中的史实、结论相对照,确认材料信息与课本内容的关联点,再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进行迁移,有助于考生理解材料信息,通过归纳推断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

5.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来处理信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是特定历史时期留下来的历史资料,肯定会受到时代、阶级的影响。我们在解读材料时必须去伪存真,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第一,要用辩证的观念去运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第二,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材料信息,看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三,利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时,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认识。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历史观来对待材料信息,才能形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正确认识。如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37题(3)小问,“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就是要求我们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推荐几套好的高考模拟题

上面这个是讲元与清的军事制度的,比较详细。可以看一下。

==============================

下面是元明清的行政变革:(回答第2、3问题)

行省时代为元明清时期。自元代开始,中国又实行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行省,故称行省时代。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原为中央(台、省)的派出机构。凡地方有事,临时代中央执行任务,事毕即罢。东魏北齐时曾分道设置过行台省。金代初年也出现过行台省制度,为时短暂。至末年外遭蒙古、西夏、南宋三方面进攻,境内到处发生农民起义,所设行省渐多。蒙古入主中原,仿金实行行省制度。金代称行尚书省。元世祖时将尚书省并入中书省,故称行中书省。起初也是临时措置,后因军事征代的时间很长(从伐金到灭宋共70年),逐渐被固定下来。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演变为兼及民政,其长官也由中央官演变为地方官。这种演变大约完成于平宋以后。

元至元年间行省的设置和辖区都很不稳定。到12世纪末的大德年间才开始稳定下来,全国分成11个区域。其首为中书省,即中央机构中书省直辖地区,故又称都省、腹里。辖区相当今京、津2市、晋、鲁、冀3省及豫河北部分和内蒙古部分地。另有10个行省:辽阳、陕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广、四川、云南、甘肃、岭北。辖区都很大。另以高丽国置征东行省,行省丞相由高丽王兼任。其性质与内地行省不同。

元朝末年,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维持地方治安的需要,又分出许多行省。如中书省分出山东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等等。以后又成立了许多分省,如福建行省分出了建宁、汀州、泉州分省。总之,到了元末,行省制度已十分混乱。

明洪武初改革元代行省制度,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设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军户卫所,另有主一省监察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因名称和辖区未改,故而习惯上仍称省。但元代的行省官制与中央的中书省相同,军民诸政由行省统辖,至明时遂改用地方官名称,且将一省之权分而为都、布、按三司。洪武十三年(1380)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六部直属皇帝。原属中书省的辖区也直属六部,名为直隶。明初建都应天府(治今南京市),即以中央直辖的相当今江苏、安徽2省和上海1市的地区为直隶,也称京师。永乐时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市),即以相当今北京、天津2市和河北省大部分地区为直隶(京师)。原直隶改称南直隶,也称南京。自宣德以后,全国一直分为两京(或称两直隶)13布政使司,即京师、南京、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合称15省。

一般省分都是一都指挥使司辖一省军户。但边区军户多民户少,甚至只有军户没有民户。一个都司鞭长莫及,于是增设了几个都司和行都司。明一代共有21个都司和行都司,除了13个与布政使司同名同治的都司外,还有5个行都司:陕西(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四川西昌)、湖广(治郧阳府,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山西(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以及北直隶境内的万全、大宁都司和属于山东的辽东都司。另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的奴儿干和统辖青藏地区的乌思藏、朵甘三都司,均属于羁縻性质。因而明代所谓一省并非仅指布政使司辖区,还要包括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辖区。如山东省不仅包括山东布政使辖区、山东都司辖区,还包括辽东都司辖区。因辽东都司的监察由山东按察使司管辖。

明初实行一省布、都、按三权分立,原为避免地方权重。不久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内忧外患,三权分立的局面不能应变。于是宣德年间开始将原来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巡抚地方的临时措施在关中、江南等处固定下来,作为常制。景泰以后又增设两广总督。嘉靖以后,全国普遍设有节制布、都、按三司的总督和巡抚。总督主理军务,比较固定的有蓟辽保定、宣大山西、陕西三边、两广四总督,而巡抚主民政、兼理军务,每省都有,甚至一省有几个。故而总督、巡抚的辖区、驻地与三司并不一致。在明代督抚始终是中央派出的钦差大臣,与三司之间名义上仍是中央官与地方官的关系。地方上日常事务仍由三司管理。

总督、巡抚成为地方官实始于清。顺治年间曾实行一省一督制。康熙初年改为一省一巡抚,二三省一总督。乾隆中叶以后,确定全国8总督(直隶、两江、闽浙、湖广、四川、陕甘、两广、云贵)、15巡抚(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成为定制。直隶、四川、甘肃三省由总督兼巡抚事,省区与督抚辖区趋于一致。至光绪时始有所增裁,如光绪十年(1884)置新疆巡抚。十一年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移驻台湾(1895年因中日战争后割让日本而裁)。三十年裁湖北、云南2巡抚。三十一年载广东巡抚。三十三年增设奉天、吉林、黑龙江3巡抚和东三省总督。至是为9总督15巡抚。明代一省之长为布政使,而清代一省之长为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位次于巡抚。通例一省置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各一,惟江苏省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分江苏(治苏州府、管苏、松、镇、常、太4府1州)、江宁(治江宁府、管江宁及长江以北诸府州)2布政使司,但仍为一省。

清代边疆地区施行与内地不同地方行政制度,由中央委派重臣,授以将军、都统、大臣等官职,推行军政合一的统治。如东北地区设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新疆设伊犁5个将军辖区。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辖区(办事大臣驻甘肃西宁府,辖青海地方)以及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辖的内蒙古盟旗,加上内地18省,共26个政区。清末为加强防务,光绪十年(1884)建新疆省。十一年建台湾省,二十一年马关条约后,台湾割让日本。三十三年(1907)改原奉天、吉林、黑龙江3将军辖区为省。全国共22省。辛亥革命后,撤销督抚。各省设都督、民政长分理军政、民政,都督旋改称将军,又改督军、督办。民政长旋改称巡按使,又改省长。国民党政府时期各省设主席为一省之长。并改直隶为河北省,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又于边区增设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宁夏、西康6省,共28省。抗战胜利后,台湾省归还祖国。并将战前东北3省地(伪满时分划为18省)分置为辽宁、辽北、安东、吉林、合江、松江、黑龙江、嫩江,兴安9省,全国共35省。

元代在行省以下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单位,其统隶关系如下表:

明代省以下行政单位有2项改革:一是撤销路一级,由省直辖府州县;二是州分属省的直隶州和属府的属州,均省去附郭县。本县事由知州管辖。其统隶关系如下表:

清代省以下各级行政单位基本沿袭明制,但也有改变:①废除以卫所管辖部分土地和军户的制度。②增加厅一级。厅原为府的分支机构,为了某种需要,由知府委派同知或通判一员驻扎在本府内较偏僻或新开发地区,其所辖区域即称厅。厅有2种,属省的称直隶厅(绝大多数不领县),属府的称散厅。③明代不论直隶州、属州均领县,而清代直隶州领县,属府的称散州,不领县,由于直隶厅的长官同知、通判的地位高于知州,故清代省以下政区习惯称为府厅州县。其统隶关系如下表:

至于边区将军和大臣辖区下除了部分农业地区设置府州县外,还在内外蒙古、东北、青海、新疆等地建立盟旗制度。盟相当于府,旗相当于县。此外新疆还有回庄制度,以各级伯克治民,西藏则设营进行统治。

元明清时期还在西北、西南地区推行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土司制度,即设置按等级分为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司和土府、土州、土县的土司进行统治。土司除对中央政府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伐外,在其辖区内保持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权力。明清两代曾在部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国民党政府时期部分地区土司仍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司制度才彻底废除。

元明清时代除了上述地方行政区划外,还有一种介于省与路府州之间的“道”,实际上是省的派出机构。元代道分2种:一是宣慰司道,是协助行中书省治理部分路府州县的行政机构,一是肃政廉访司道,是主刑名监察事务的机构,都有各自的辖区。明代一省由布政使分出治理部分府州县的钱谷,称分守道;由按察使分出主管部分府州县的刑名,称分巡道。清代沿袭明制,长官通称道员。北洋政府时,曾分一省为数道,取消分守、分巡等名称,设置道尹。1928年取消道制。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围剿苏区,曾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先在江西省推行,即将江西划分为几个区,置行政督察专员管理,辖区即称专区。以后推行至全国,大致相当明清时期的道。

===================================

高一历史作业本必修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2.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5.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答6-8题。

国家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

① 13.2 14.22 69.6 21.5 2.2 6.7

② 30.7 3.73 24.9 39.7 25.7 9.7

③ 7.1 1.89 17.7 51.1 12.5 18.7

④ 8.5 30.7 17.3 20.6 55.3 6.8

6.表1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7.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8.人均消费能源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9-11题。

9.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10.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

11.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回答 12 ~ 15 题。

12.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

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14.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 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1949 年至 1953 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回答16 ~ 19题。

1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7.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

A.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

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

18.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

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

文科综合试题第5页(共12页)

19.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具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影响巨大。回答20 ~22题。

20.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 4 反映的战争是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

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2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 1994 年,欧洲联明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

文科综合试题第6页(共12页)

23.在 14—17 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

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有一道趣味智力题: 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回答 24~25 题。

24.在获取这 20 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 商品流通 ② 易货交易 ③ 货币支付 ④ 货币借贷 ⑤ 非现金结算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5.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

① 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 形象思维的随机性

③ 理性认识的创造性

④ 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

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

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

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

27.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选项属于中央银行职能的是

A.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货款

B.经营外汇信货业务

C.执行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

D.经理国库、发行货币

28.我国从 2006 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2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

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 150 人,累计捐献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① 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② 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③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

④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西方的一些评论家在评论 2004 年美国大选时曾辛辣地指出,布什和克里的竞争,与其

说是不同施政纲领的对决,不如说是金钱的对决,谁筹集的竞选资金多,谁就多一分胜

算。对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应是

A.在美国民主具有超阶级性

B.在美国政党对政治失去意义

C.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D.在美国只要有钱就能当总统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对经济社会

发展的宏观调控,凸显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内容。这是因为

① 政府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行政机关

② 能否实现“十一五”目标与政府职能有密切的关系

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化政府职能是基本趋势

④ 转变政府职能是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表 2 是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简要过程。读表 2,回答 34~35 题。

表 2

2005 年 9 月 26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5 年 9 月 27 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

2005 年 10 月 27 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调整到1600元。

2005 年 12 月 19 日 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国务院制定《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的决定》。

34.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中,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① 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 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 依法治国原则

④ 司法公正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从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可以看出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

② 国务院行使了最高国家行政权

③ 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4页,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次。

37.(32 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

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

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 (今北京),女直 (即女真)浸

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

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

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 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 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 分)

38.(32 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图 8 显示的经济信息。(8 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

业应该采取的措施。(12 分)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 分)

39.(60 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 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 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 9 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 中国从实际出发, 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加。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崖的地理分布特点。

(6 分)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 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14 分)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图9 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3)比较图 9 中 A、E 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6 分)

(4)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8分)

(5)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 A、B、C

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6 分)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

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10 分)

(7)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10 分)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X高考名师指导(05版)

高考怎么考(一)

高考怎么考(二)

高考怎么考(三)

语文(一)

语文(二)

语文(三)

语文(四)

语文(五)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数学(四)

数学(五)

英语(一)

英语(二)

英语(三)

英语(四)

英语(五)

政治(一)

政治(二)

政治(三)

物理(一)

物理(二)

物理(三)

物理(四)

化学(一)

化学(二)

化学(三)

历史(一)

历史(二)

历史(三)

地理(一)

地理(二)

地理(三)

生物(一)

生物(二)

生物(三)

3+X高考名师指导(06版)

语文(一)

语文(二)

语文(三)

语文(四)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数学(四)

英语(一)

英语(二)

英语(三)

英语(四)

政治(一)

政治(二)

物理(一)

物理(二)

化学(一)

化学(二)

历史(一)

历史(二)

地理(一)

地理(二)

生物(一)

生物(二)

参考答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lC 2A 3C 4B 5C 6A 7C 8C 9D

10、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权利义务的协调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他开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并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

11、(1)材料一:主张德治;儒家"材料二:主张兼爱、非攻;墨家。材料三:主张无为而治;道家, 材料四:主张严刑峻法,加强君主权势;法家。(2)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巩固统治;如何强大力量,统一天下。(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为中华比族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充实了人类的思想文化宝库。

二、儒学的兴起

lC 2B 3A 4B 5A

6、(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罢百家,独尊儒术;推行教化,设立太学。(3)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 大一统 的政治局面。影响:罢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宋明理学

lA 2B 3C 4A 5C 6D

7、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熹等;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等。

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先于气而存在;天理是亿义礼智的总称;要想齐家治国就得修身养性和证心诚意。朱熹的学术思想后被奉为官方证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9、误点一,说王守仁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有误。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非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误点二,"天地万物,莫不有理"的说法有误。心学思想家主张"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而"天地万物,莫不有理"应是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lA 2A 3A 4C 5C 6B 7D

8、主要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提湖"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主张写作要有 "真心”。思想特征:挑战正统;提倡个性;追求"真心”。

9、(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平等的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把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2)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其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专题练习

lB 2A 3B 4D 5B 6D 7B 8D 9D 10D

11、(1) 民贵君轻的观点。施行"仁政",减轻刑罚,轻敛薄赋。(2)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实行"众治”。看法:他的思想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他的思想主张具有启蒙精神。

12、甲侧重于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影响深远。丙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湘"民贵君轻",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还是有本质区别(从言之有理即可)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lB 2A 3B 4D 5、r)6B 7C

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武器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改进(写雕版印刷术或活字印刷术均可)。作用:指南针的发明、应用,为哥伦市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印刷术为欧洲走拙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9、误点一指正《金刚经》是雕版印刷的而不是活字印刷的。误点,指正:创造活字印刷术的不是宋代学者沈括,而是宋代平民毕升"误点 指证:德国人开始用金属活字印刷书籍是受了中国活字印刷术而不是雕版印刷术的影响,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lA 2C 3C 4D 5B 6D 7A

8、图一是隶书,图二是草书。特点:平衡对称,整齐安矩。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9、描绘内容主要是自然风景;讲究布局构图,多是普遍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不拘泥于窑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1A 2D 3C 4D 5B 6D 7A 8A

9、(1)杜甫《兵车行〉《丽人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新安史》、《潼关史》、《石壕史》、《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2)凝重沉郁的风格。形成这种诗风是因为他处于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经历、日睹了许许多多的离乱、漂泊。

10、关汉卿。元杂剧的奠基人。揭露当时的黑暗统治,描写广大人民在残酷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专题练习

lA 2A 3C 4A 5A 6B 7D 8A 9D 10C

11、(1)辨别方向;北宋(或宋代)。(2)指引哥伦布"发现"厂美洲,开阔丁欧洲人的视野;指引欧洲资产阶级开辟海外市场,使世界联成一体。

12、(1)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人,当时的楚国奸臣当道,他屡遭流放,政治理想不能实现。 (2)《离骚》是楚辞体的代表作,人们义称楚辞体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指《诗经》、《离骚》"并称"风"骚",后世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lB 2C 3A 4D 5C 6B

7、(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2)学习西方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8、不同意。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宜扬维新变法理论,他还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因此,康有为是当时进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不是顽固守旧的代表人物。

二、

lA 2C 3B 4D 5C 6A 7C

8、(1)封建独裁思想(或封建专制思想和尊孔复古逆流)。(2)。

9、(1)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主张从形式到内容对文学进行改良(或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lC 2C 3D 4A 5D

6、(1)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势必遭到势力的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不可抵抗的。言之成理即可)

7、(1)1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中同外交的失败;爱国情怀。(2)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他事例亦可)

专题练习

1A 2B 3C 4C 5A 6C 7B 8D 9C 10B llD

12、(1)“师夷长技以制夷”(或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2)“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两方学习的第一步。

13、民主、科学。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的三民主义

lD 2C 3B 4A 5D 6A 7C 8A

9、甲午战争前是改良(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或建立君主立宪制)。

甲午战争后是照主革命思想,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10、(1)新三民主义明确提拙“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这些是旧三民主义所没有的。(2)奠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lA 2B 3C 4C 5A 6B

7、误点一:“他独自一人创造出来的毛泽东思想”。指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本人的贡献最大,但不是他独自一人创造出来的。误点二: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是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指正: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乱(1)蒋介石、汗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政变私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革命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A 2D 3C 4C 5B 6C

7、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有一处不正确。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之一一;而开辟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

专题练习

lC 2A 3D 4C 5B 6A 7D 8D 9A

10、(1)。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巳)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组织中华革命党;发表《讨袁檄文》和《讨袁宣言汇高举护法旗帜,挥师北伐。(写出两件即可,如举出其他符合题意的事例也可)(3)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民权主义方面,主张普遍平等的照权;民生主义方面,提出了节制资本,提出"耕者有其田",异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表明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迸的革命家品质。

11、(1)中共七大和中共十四大。(2)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探索出这条道路,为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路。(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对战争

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经济特区的设立等。(两件即可,如举出其他符合题意的事例也可)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1C 2A 3B 4C 5B 6B

7、(1)文艺事业欣欣向荣的形势。(2)当时中央开始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2)材料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即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出现勃勃生机,产生一大批住新中国文艺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艺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李瑞环作了这番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履。(2)都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lA 2D 3A 4C 5B 6D 7A

8、(1)问工农子女"开门"是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人学接受教育。(2)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3)“希望工程”。

9、(1)都非常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都指出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2)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lC 2A 3A 4A 5D 6B

7、(1)20世纪六七十年代。(2)、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

8、(1)1950一1958年,科技迅速发展;1966一D75年,科技缓慢发展;1976年以后,科技迅速发展。(2)1966一1975年,由于"文革"的冲击,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1976年以后,"文革"结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科技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成为中国实施揪教兴罔"战略的理论基础。

专题练习

lA 2A 3C 4D 5B 6D 7B

8、(1)高考制度的恢复,带来很大的社会反响;中央迸一步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2)它反映了科技发僳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9、误点一指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在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误点二指正:“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拙"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误点二指正:杨利伟是我国航天史上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lC 2C 3D 4B 5D 6D

7、(1)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推动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2)苏格批底。

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 (3)材料一中,人还只是个体的感性的人,而在材料二中,人则成为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这是一个进步。

二、人性的复苏

lB 2C 3C 4A 5C 6D

7、他们都充分肯定了人性。但是薄枷丘主要关注人的向然本性,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莎士比亚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更多的是崇尚人的理性,为启蒙运动开启了先声。

8、(1)莎士比亚的戏剧、达芬奇的绘画。 (2)有矛盾,因为材料二中说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材料一中则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lC 2C 3A 4C 5B 6A

7、人类能够认识到自已的存在,个体能够有勇气、决心来运用自已的理智和运用理性的自由。

8、(1)平等、自由。卢梭。(2)三权分立原则。孟德斯鸠。 (3)伏尔泰强烈反对天主教会,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雨果用"是整整一个时代"来评价他的历史地位。 (4)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敬畏真理,尊重人的权利初价值。(有之有理即可)

四、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lA 2D 3B 4A 5C 6A

7、主要作品《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主张:一切权力应当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8、(1)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2)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3)材料一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二侧重于如何保卫自由与人权。

专题练习

lC 2B 3A 4C 5C 6A 7B 8D

9、图二。因为图一中圣母形象庄严而神圣,略显呆板,有十分浓重的宗教色彩,图二中的圣母形象已没有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是人间温柔、典雅,充满人情和母爱的女性,因而更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10、(1)三权分立学说;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提倡自由。(3)启蒙运动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人文主义是启蒙思想的起源。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lA 2B 3C 4B 5D 6A 7A

8、(1)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时代。爱因斯坦认为,牛顿"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其理论对现代物理学仍然具有指导作用。(2)该观点不正确。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在欧洲启蒙思想家宣扬科学、反对封建神学的运动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科学时代。相对论是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9、科学理论对科技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能造福人类,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所以我们对待和运用科技一定要扬利去弊,使其造福于人类。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lC 2D 3A 4B 5A 6A 7A

8、(1)与他人共同创立微积分学,创立牛顿力学体系。微积分学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生物进化,优胜劣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把变异和自然选择看做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证明"造物主——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把"神"从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最终完成了驱逐上帝的任务。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lA 2A 3B 4C 5C 6B

7、(1)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又依靠科学的进步。(2)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工业动力上的一场革命,影响深远;蒸汽机成为当时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使工厂大量出现,并带动汽船、火车的发明,开创了交通运输的新时代,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四、向"距离"挑战

lA 2B 3D 4B 5A 6A

7、(1)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和汇集成为可能,使"地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掌握了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并以此对发展中国家展开文化渗透。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影响,然而问题也是很大的,如人与人关系的疏离、个性消失、各种信息垃圾的侵扰(尤其是对缺乏鉴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专题练习

lA 工B 3C 4C 5A 6D 7A 8C 9C 10C

11、(1)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 (2)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次根本性变革,是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一,标志着人类迈入现代科学技术时代;达尔文确立了进化论,是近代生命科学的巨大成果,给"上帝 创造万物说似致命一击。

12、(1)图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图二: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到 电气时代 。 (3)信息文明时代。”信息高速公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言之成理即可)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lC 2A 3C 4D 5A 6A 7D 8D 9A

10、(1)英国:以拜伦、雪莱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作。德国: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法国:出现了以雨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2)贝多芬受启蒙运动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民主精神,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变革的时代使他在音乐创作上开拓创新,将声乐和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成功地赋予器乐在反映社会重大题材方面的作用。

二、碰撞与冲突

lD 2C 3B 4B 5A 6B 7A

8、(1)因为巴尔扎克的小说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更是人木三分,他的代表作《人间喜剧》有"社会百科全躬"之称。(2)因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90多部小说组成,是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座宏伟的丰碑。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lA 2B 3B 4D 5A 6B 7B

8、(1)诗集《吉檀逝利》,泰戈尔。罗曼,罗兰、海明威(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lB 2C 3B 4B 5A 6A 7A 8A

9、(1)同意。**的产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最初的**只是平铺直叙地抄袭生活,被当做市井平民的品;成熟后的**追求商业利益,如好莱坞**保持浓厚的商业性质。(回答本题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2)电视日益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专题练习

lD 2B 3B 4D 5D 6B 7A 8C 9B

10、同意。这是雪莱的一首抒情诗。18世纪末,欧洲兴起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该诗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湖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综合练习一

lB 2C 3C 4B 5A 6A 7D 8C 9B 10D llC l2C 13D

14C l5D l6D 17C

18、货币:欧元。意义: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19、误点一:“参观了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展”。理由:毕加索是立体派画家,立体派是20世纪后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画派,不可能出现在贝多芬生活的时代。误点二:“接到了来自法国朋友的电话”。理由:当时不可能有电话,电话要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才出现。

20?(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地位:从汉武帝统治时期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或主流思想)“(2)儒学中的旧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旧道德。

(3)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反对君主专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4)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 该从儒学中汲取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智慧和启示。

综合练习二

lA 2B 3D 4C 5B 6C 7B 8D 9D 10D llC l2C 13B

14D l5D 16A 17D

18、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利弊共存。利在于:它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弊在于:由于发展资金懂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趋利避害,谋求发展。(赞同甲或乙的观点,或提出利弊共存的观点,只要理由充分、吉之有理即可)

19、学说: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则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而产生的临时机构,而不是集中于常设的委员会;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历史意义: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它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A指南针: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为明代郑和下西洋、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B活字印刷术: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叫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C火药:火药传到欧洲把中世纪的"骑十"炸得粉碎,成为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专制统治的一种武器。(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瓦特。万能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利用蒸汽动力的汽船和火华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成为工业革命的象征。

(希望对你有帮助)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果:、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足发射成功。(4)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文章标签: # 材料 # 历史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