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两会高考改革是哪一年,两会高考改革

tamoadmin 2024-06-2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为什么总是在不断的改革?2.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2017高考怎么考3.高考不分一本二本政治观点4.高考不考体育么?为什么体育成绩不列入高考成绩?5.两会中提到哪些关于教育的问题?6.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20年北京高考考生应该

1.高考为什么总是在不断的改革?

2.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2017高考怎么考

3.高考不分一本二本政治观点

4.高考不考体育么?为什么体育成绩不列入高考成绩?

5.两会中提到哪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6.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

两会高考改革是哪一年,两会高考改革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20年北京高考考生应该关注哪些问题?下面,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年安徽高考改革已进入政府决策程序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2020年安徽高考改革已进入政府决策程序的具体内容吧!

2020年安徽高考改革已进入政府决策程序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各级学校今年春季学期大都经历了一段线上教学时光,线上课堂的整体效果如何?在经历大范围在线教育“实战”后,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是否将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常态?安徽新高考改革进展如何?教育信息化与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是否可能缓解教育焦虑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2020年两会期间,澎湃新闻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李和平就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近年来,安徽一直按照‘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全力推进’的要求,推动高考改革,目前各项改革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高考改革有关事项已进入政府决策程序。”李和平说。

此外,李和平介绍,安徽近些年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在出现疫情之前,教育信息化已基本进入常态化。因此,疫情出现后,安徽发挥了前期积累的优势,全省850多万名中小学师生转至在线课堂后没有出现问题,且整体教学效果不错。

“线上的很多优点是线下没有的,我们已充分感受到了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潜在效益和效果,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深化智慧学校建设,进一步强化智慧学校应用,继续深化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李和平表示,未来安徽会朝着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李和平看来,教育信息化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安徽教育信息化应用处于全国地位”

澎湃新闻:疫情以来,安徽各级学校开展线上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如何?

李和平:要讲清楚今年安徽在这次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情况,必须先讲清楚前几年安徽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基础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系统如果建了不用,那就是白建。所以安徽在建设“三通两平台”的同时,非常注重通过各种培训同步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并在整个教育计划与教育过程中做了些合理的安排。在没有疫情的时候,安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进入常态化。

所谓常态化,就是在安徽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我们已经持续三年推动智慧学校建设。其中原因,一是信息化本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解决教育资源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些农村学校存在规模小、学科不全但老师又不愿去的问题。

我不敢说安徽的教育硬件全国一流,也不敢说安徽的软件资源全国一流,但敢说安徽的应用是全国的。根据教育部近几年的相关评价,安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是全国第一名。

因此,疫情出现后,我们发挥了前几年教育信息化积累的优势。

我们及时解决了极少数学生缺终端、没有网的情况,并在原有网络教育资源基础上,安排安徽名师录制了小学一年级至高二年级的课程,通过电视、网络相结合的方式供给师生学习使用,稳定了疫情期间的中小学教学。

与之同时,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线上教学管理办法,涵盖了辅导、答疑、作业等多方面。

所以疫情期间,安徽整个在线课程上线以后,服务了850多万名名师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且课程受到学校和学生的欢迎。这一点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也让我们也感到有些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

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未来将成新常态

澎湃新闻:有观点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您认为当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还有哪些难题要解决?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是否将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常态?

李和平:要说问题,确实还有几个方面问题。第一,我们的硬件保障中有网络了,但带宽够不够?我们有计算机了,容量够不够?传输速度够不够?我们有“三通两平台”了,但资源数量够不够?资源是不是优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效果的问题。

当然,资源的数量问题、结构问题(各个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质量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还需要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此外,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辅导答疑和管理呈现出了一些新情况,也值得关注。

过去,我们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在用,但仍是局部用,并且是在学校环境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师生一起用;疫情期间,我们必须全方位使用教育信息化系统,而师生在家里上课,互相分离不见面。这种情况下,遇到实践类、养成类的课程,会有线上不便进行的问题。

尽管如此,线上有着很多线下所没有优势,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常态。

目前安徽师生已基本返校,总体恢复线下教学,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总结线上来优化线下,将线上的优势继续保持、线上的问题解决完善。

在此基础上,安徽正在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未来教学模式,构建未来学校。

目前,安徽农村边远地区都有智慧学校,有些课是老师现场上,有些课是通过信息化手段上,即一个中心小学辐射几个教学点,中心小学上课时,教学点同步上。教学点的学生也可以在课堂提问,老师会现场解答。

线上教育在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老师备课效率、拓宽传统课堂空间等方面都有很多优点,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潜在的效益和效果,未来会将线上线下教育一体化发展作为发展方向。

未来学校构想:传授知识型的老师或被线上课堂取代

澎湃新闻:您所说的未来学校是一个怎样的构想?

李和平:未来学校最根本的一个特征是,以信息化为载体来驱动教育发展。未来学校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思维的,知识传授型课程可以通过网络用全球质的资源来覆盖我们的学生,实践类课程可以继续线下进行。

信息化不仅仅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在未来学校,普通老师是有可能被取代的。一些知识类的课程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非常灵活地获取。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未来智慧学校会越来越智慧,且会比现在的学校更美丽。

比如音乐课,现在我们只能在教室里给学生上;但在未来的虚拟学校,我们可以在网络空间模拟一个影剧院来给学生上课,这个效果会更好。

安徽新高考进入决策程序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安徽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时间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关于高考改革,目前安徽是否有新的安排出来?

李和平:关于高考改革,我们总的思路是坚持改革方向,积极稳妥地去把握节奏。从全国来说,已经有14个省启动了新高考,我们经过几年的准备,目前已进入政府决策程序。

高考改革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不是一个简单的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它与国家的教育制度、发展环境、人才分层分流体系都密切有关,也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高考改革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做相关准备,还要考虑所在地社会环境、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包括他们对政策的理解能力等。

如果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却硬强行改革,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问题;如果具备条件却不改革,那会错失良机,与中央改革的要求也不一致。

安徽高考改革尚未正式启动,但我们一直在按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准备条件,构筑资源,打造环境。

目前我们基本具备改革的条件了。

多元化的评价会缓解高考压力,减轻教育焦虑

澎湃新闻:当前教育焦虑普遍存在,“择校”问题、学区房问题依然存在并广受关注,您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包括新高考政策的实施能否缓解教育焦虑问题?

李和平:就新高考而言,一个新生事物出现时,可能很多人不适应,会有焦虑;但按照新高考的设计,它是逐步会缓解大家的教育焦虑的。

高考改革的整体思路是,让学生自由全面而个性地发展。过去我们学生负担重、偏科,跟高考中分文理科、对学生的选择限制性比较大有一定关系。

新高考下,学生可以自由学到高三,再根据自己的特长自行选择参加高考的科目,这样负担会相对减轻。同时,基础教育的目标也能实现了,不会再支离破碎了。

同时,新高考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会对人才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会缓解高考压力,减轻教育焦虑。

当前家长的一些焦虑主要源自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而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

比如安徽,2017年就实现了基本均衡,只是这种均衡还存在差异系数。随着教育不断向优质均衡迈进,这种差异系数正在不断缩小。

当学校都各有特色又都是好学校时,家门口的学校就是的学校了,就不需要择校了,对不对?

政府部门当前正在强力推动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除了教育信息化手段外,还在采用诸如“托拉斯”的方式办学——一个好学校拖多个普通学校,通过教师走教等各种形式来调控资源,使各个学校间的差异尽可能缩小。

我们在基层感觉到,来自教育不均衡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小,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方向走。

以上就是2020年安徽高考改革已进入政府决策程序的内容,想要报考2020年高考的备考生请仔细阅读考试通知。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快问网站,最新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助力大家考试,加油!

高考为什么总是在不断的改革?

首先我认为中国取消高考户籍制度不太可能,可能的只是尽量减少不同户籍高考时面对的分数与待遇差别。其次是要想了解中国的高考户籍制度就必须从我国的户籍制度说起,我国之所以实行现今全世界最严厉的户籍制度与我国国情是有关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各地区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我国地域广大这不用说,也不是严厉户籍制度实行的主要原因。因为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差不多,可美国就实行户籍开放制度。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地域之间发展严重不均,如果取消户籍制度,中西部地区人口必然大面积涌入东部发达地区,这样必然导致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管理与各机能崩溃。其次从治安方面考虑我国人口众多,将近14亿人口如果没有户籍制度管理难度会比户籍制度下管理难度增加N倍。而高考户籍制度就是现今人口户籍制度的衍生品,现在人们对高考户籍制度诟病最大的就是不同地区户籍的考生参加高考时所受待遇不同,这一点我不否认,但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我是一名北京考生,而且2011年刚刚参加完北京高考。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必然拥护现今高考户籍制度。原因如下,北京地区享有的教育资源在全国属于前列,必然导致全国各地区考生在高考时会将学校意愿填入北京,如果高考户籍制度取消,也就意味着必然会有更多的考生考入北京,这样的话从北京地方政府考虑,北京地区的考生其权利将受到损害。这点外地考生或家长大可不必怨天尤人,每一个地方政府必然会为本地人提供便利与优惠,北京户籍的考生所享受的较外地考生录取分数低的政策是不会变的。有可能改变的只能是异地高考,也就是说以北京为例,非京籍考生可以在北京本地参加高考,但享受录取分数必然仍和其户籍本地相同。如果非京籍考生在北京高考也可享受北京本地优惠待遇,那也会出现和上述现象相同的一幕,全国各地考试都会涌入北京高考,造成北京考试资源崩溃。因此高考户籍制度绝不会取消,可能改变的只能是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尽可能缩短不同户籍考试的录取差异。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2017高考怎么考

高考改革三十年:在迷雾中寻找方向

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无非三种:考察、考试和二者的结合。在我国历史上,汉、魏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制,隋唐以至清末的1500年是以科举制为主。但实际上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关于科举存废之争,并有多次停罢科举之举;在各个朝代,考察的作用尽管程度不同,却始终存续。1977年恢复高考,实际上是在高校招生方式上恢复“文革”之前的考试方式,以取代“文革”后期“考察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做法。三十年后,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明确提出要废除高考。到底是考试还是考察?高考在中国的前途如何?要回答这一问题,最好还是先回顾历史,看看这三十年来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有哪些变化趋势等。

可以说,从恢复高考开始,相关的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用“每年小改、三年大改”来形容都并不过分。例如,在考试权力分配方面,从全国统考到分省命题试点,目前“自主命题”的省市已经扩大到16个,“自主招生”的高校也已经扩大到近60所。再如,在考试科目方面,从统一科目,到文理分科,再到“3+X”,不同省市的高考科目已经非常复杂多样了。在录取标准方面,在保持以考分为基本依据的同时,从恢复高考之初,就有对少数民族、教师子女等的“加分”政策,此后,体育特长、艺术特长、奥赛获奖、优秀干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分。在录取后的待遇方面,从最初人人获得助学金且毕业后都当干部,到之后的自费和公费双轨并行,再到所有人都缴纳一定数额学费的收费“并轨”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也几乎一直在进行改革。此外,高考时间、考试次数、志愿填报、录取方式等各个方面也都有或大或小的改变。

与此同时,“考察”的方式也被不断地实践着。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都一直在试行“保送生”制度,即对部分有特殊才能的、或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选拔和考察,免试直接录取。2006年上海交大和 复旦大学通过面试直接录取,更被认为是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自主招生”是考试与面试结合的试点,这项改革给了高校降低20~40分录取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优秀者的权力;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中,则一直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面试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30%甚至40%,在通过笔试之后,面试已经成为研究生录取工作的决定性依据。

高考不分一本二本政治观点

1、首先全国两会已经结束了,两会是决定全国大政方针政策的会议,与2017年高考没有关系。

2、2017年高考会有两个高考改革方案试点省份按照新的高考模式高考,包括浙江省和上海市。其它省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高考不考体育么?为什么体育成绩不列入高考成绩?

你好:1、按照教育部的高考改革方案要求,上海从2016年起,将在高考录取中取消一本、二本的划分,所有本科院校平等竞争。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取消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市,也是对2014年颁布的国家高考改革实施意见的落实。取消录取批次之后,一些“原一本”高校坐不住了,而“原二本”院 校则看到了超过“原一本”院校,以教育质量、专业特色吸引优质生源的希望。这表明,取消录取批次,激发了高校的竞争热情,我国各省市在取消录取批次方面, 可加大步伐。

我国高考录取一直分不同录取批次。然而,近年来在一些省份,录取批次越来 越多。在二本基础上,独立院校、民办院校被分出来放在三本;在高职高专录取阶段,也按公办、民办性质,分出专一、专二批次。如此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带来 了学校的不平等竞争。在此情形下,家长和社会舆论极其关注学生考进的是哪一批次院校。曾有媒体报道,有父亲骂孩子“考不上一本就去死”。不合理的批次划 分,催生了社会的名校情结和高校身份歧视。

 2、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批次划分,近年来也有 一本院校招不满学生,而办学质量不错的二本院校,录取分数超过一本线。这意味着已有学生、家长对批次不买账。针对批次划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的两会上,都 有代表、委员提议取消录取批次。

在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去年高考中,四川宣布融合二本、三本,变为本一、本二两个本科批次。而上海和浙江这两个率先试点高考改革的省市则更“大胆”,分别决定从2016年和2017年取消批次(这两地以前就只有本一和本二批次)。从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反应看,该做法受到普遍欢迎,尤其是二本(三本院校)摆脱了低人一等的录取地位。由此观之,这一改革应在各地尽快推进。相比高考科目改革来说,取消批次的改革,更有利于促进高校平等竞争,且在实际操 作中不存在技术难题,可以给学生更大选择空间。

此外,融合批次,对所有高校来说,都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之下,学校能不能吸引优质生源,就要靠自身的办学实力了。

两会中提到哪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有关中高考体育改革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随着推进体教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地方开始讨论、探索“体育入高考”的可能性。

为什么体育成绩不列入高考成绩

这个问题得分成两方面考虑:

第一:有一些运动不适合应试教育

比如足球,篮球等一些团队运动,这些运动涉及到场上位置的分配的问题,如何考量不同位置的球员成绩,是十分困难,一个11人的球队需要一个庞大的技术统计团队支持才能完成的,如果把足球篮球向应试方向发展好一点的可以能有颠球、运球什么的,稍微跑偏一点就成奇葩的足球操了。

第二:教育差异会影响一部分孩子的成绩

游泳什么的就不提了,有些孩子上了大学了都还不会游泳呢,说个简单的,100米短跑,两个身体素质相差不大的孩子,一个在北京的某重点高中,一个在边远县城的普通高中的孩子,北京的孩子会受到全面系统的短跑培训,而边远县城的孩子只能在体育课上通过不断的练习自己寻找积累经验。

总结

体育入中高考并不是体育改革的全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体育爱好和运动习惯是推进体教融合的终极目的,仅靠考试显然无法达到,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多措并举、对症下药。

一方面,要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完善资源配置。各地有关部门应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力度,增加体育教师编制,支持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购置,保障各中小学尤其是乡村学校配齐体育教师、开足体育课程。

另一方面,体育的本质是项目,体育课应该以培养运动技能为中心,建立分项目的课程体系。比如,日本的校园体育就发展得非常成熟,尤其是校园赛事。我们也不妨借鉴学习,统筹好各地的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校各自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同时大力开展各类运动的市级、区级、校级联赛,让学生在持续学习和深度参与中真正爱上某项运动。

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

根据大数据分析如上图所示,两会舆情热度排名前十五的主题词依次为学前教育、学生“减负”、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乡村教育、高考改革、“双创”、义务教育均衡、家校关系、人才发展、留守儿童、师生关系、“大班额”、校园欺凌。

其中又以教育公平和学前教育关注量最大。

针对这两个问题,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布局落实,以教育公平为例,教育资源有很强的地域分布不均现象,体现在大城市较为集聚,而中小城市、乡村、偏远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缺乏,两会期间提出“互联网+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可行的,通过教育SaaS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例如网络实时直播、双师课堂、教学视频录像等形式,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批改作业功能可以解决很多,解决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

短书从17年开始就已经在探索“互联网+教育”,去年就已经开始为一些老师和机构服务,以技术服务的形式来促进教育公平。

代表建议随迁子女高考放开需设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表示,诸如北京等大城市应调高放开门槛,可以通过设定条件有序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

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

陈万志介绍,此前13位北京市人大代表呼吁放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高考,另有上万名连续多年在京读书的京外户口学生家长的呼吁书,“不过试点里没有北京”。

陈万志认为,应该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下来,其余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陈万志说,很多孩子户籍不在当地,并且出生成长在北京,却不让人家在北京参加高考,确实不太公平。

大城市放开时应调高门槛

陈万志表示,如果放开随迁子女高考,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设置一些门槛,比如父母连续在当地工作多少年,连续纳税多少年,学生本身在当地连续就读多少年,“随迁子女不是简单地想高考”就高考。

陈万志提醒说,每年有千万左右的考生参加高考,如果一下子全部放开,也会引起很大问题,可能会有生源大省到中西部地区参加高考,挤占当地考生机会。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和条件,“不能想过去就过去,更不能快考试了,才转过去”。

陈万志认为,门槛设置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有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最初的门槛倒是可以设得高一点,比如父母连续纳税时间长一点等”。

随迁子女高考放开可上升至立法层面

陈万志承认,像北京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既要考虑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非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

陈万志认为,这项改革需要政治***的决心。在讨论该问题时,从程序上可以上升到立法层面。“先充分博弈,尊重大多数民意”,让各地根据各自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利益,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异地高考:百姓呼声越来越高

“读书的政策总是会变的,而且相信会变得越来越好。”一度作为中国农民工形象的代表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深圳女农民工肖红霞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说。

与许多农民工一样,从进城务工的那一刻起,肖红霞就梦想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在工作所在城市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最终参加高考。不过曾经“铁板一块”的户籍政策并不允许这样做。

2009年起,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异地高考”建议,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两会时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3月,异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再度成为两会焦点。

应该说,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

文章标签: # 高考 # 教育 # 改革